第七章 北地秦军。(1/2)
“玉儿,我们回去吧,天色不早了”。
秦羽说道,楚玉也是点点头,秦国富平县治下,夜幕也是黑的吓人,他们二人可没有钱财购买灯笼之物,因此走夜路并不安全,楚玉在阿母死去后,就很胆小,不敢自己在一起,只有秦羽哄着才能入睡。
秦羽背着楚玉快速的朝着村庄走去,脸上却没有几分担忧和害怕,他现在可是一位武者一重天的强者,乡里除却三老皆不是他的对手,就算是三老,也都是一位军中退役的武者一重天的高手,他还不放在眼里。
如今秦法严明,如果不是富平县临近边境的缘故,治安必然很好,不会有那些不法之徒,即便是真的入夜了,就算是路上遇到了歹人,秦羽也能一击必杀,拍死对方,敢打他和楚玉的主意,无论是谁都得死。
秦羽步伐很快,最多半刻钟就可以回到村中,武者的速度和身体素质,绝非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富平县征兵之日又到了,秦国这几年对外连年征战,自然需要源源不断的兵源,商鞅训练新军,也是在不断的扩充,所以几乎每一年都在征收青壮年进入秦军,凡十八岁以上者,都要加入秦军。
一旦进入了秦军,就会获得一些低级的武术修行,拥有成为武者的机会,毕竟武学在秦国也是极其稀少的,普通的平民根本接触不到,更别说成为武者了,只有那些宗族之人,或者那些强大的士族,方才拥有不进入秦军就可以得到武学的这种底蕴。
士族可以让族人修行武学,造就武者,这样的话,他们加入秦军,自然要比平民更有优势,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也多,因此封爵者,多是士族之人,平民者太少了。
秦羽还有两年也到达服兵役的年级了,但是他现在还无法加入秦军修行,如今天下七国都在本国开办武学堂,就是为了选拔平民之中的强大武者,为何服兵役设在十八岁,就是为了让那些天才拥有成长的机会,十八岁之前,可以成为武者的,都可以不用服兵役。
但国家需要,还是需要他们为国效力,至于十八岁之后,服兵役中成为武者的,就算是军中之人了,这些人的潜力有限,未来的成就也不会很高,所以他们只能一生效力军队。
十八岁是一个门槛和分水岭,十八岁之前,可以成为武者的,都拥有几年内冲击肉胎境界的资格,最低的成就都在地元境界层次,成为军中柱石,十八岁之后的武者,成就也都在地元之下,能够入地元之境的,就已算是天纵之姿。
不过事有例外,但那种可以厚积薄发,突破身体极限的实在是太少了,这也是七国所有人的认知。
据说服兵役年龄,是齐楚魏三圣商议钦定的,就是为了让那些有潜力者,拥有成长的机会,不想因为有的人因为参军而影响自己成为武者的潜力,圣人曾说过,普天之下,所有子民皆有成为武者的机会,然他们未曾想到,普通的平民,又哪有机会修行,接触到武学呢。
就拿秦国的子民来说,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谈何修行呢,圣人有大智慧,却终究改变不了如今的制度,除了秦国,其他的六国皆是古老的制度,刑不上大夫,罪不责士族,导致国法不存,秦国虽然经商君变法,秦法更是严苛,但对于平民的修行一事,商君却未曾过多的改变。
有的东西,士族可以接受,可一旦触碰到他们最根本的利益,商君的变法,就不会有这么顺利了,毕竟秦国变强大,这些士族们也想看到,但要是让他们动摇自己的地位,那也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在秦国武学就那么多,秦氏宗族的武学,必然不会公布于世,让平民来修行,士族亦是如此,武学是士族立足秦国之根本,商君若是动武学,必然激发士族的对抗,那个时候秦国必然将荡然无存,成圣之路,也会化为虚无。
可以说秦国变强,需要士族的帮忙,商鞅想要的是一个强大的秦国,而不是一个衰落的秦国。
不过富平县所属北地郡,因为地处边境,义渠经常来袭扰,倒是成立了一只青壮年组成的百人规模的秦军,他们就拥有武学修行,还有盔甲装备,与正规的秦军一般无二,只不过他们受北地郡的郡守统领,其中也多是十八岁以下的秦人,而想要加入他们就必须要有三老的举荐。
北地郡的秦军,因为可以和义渠人征战,倒也可以获得军功爵位。
秦羽的目标就是北地郡的秦军,如果立下的战功很多,说不定以后加入秦军,直接成为军官,也未尝不可,只有立军功,才是让玉儿过上好日子的唯一途径。
在秦国想要成为达官显贵,豪门士族,只有两条路,一是进入军中,沙场立功,获得爵位赏赐,二就是入仕为官,只有真正的大才,才可以在朝堂之上,一展风采,然秦国的庙堂,皆被秦氏宗族和士族把持着。
商君虽然选贤举能,任用外客,将一些他国能人异士放在国政重要的位置,可也改变不了,士族占据的位置,这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秦羽的脑海中倒也有不少的墨水,可惜勾心斗角,庙堂之争,在他看来太累了,远不如战场杀敌,来的痛快,所以他已然有了打算,就是要加入秦军,若是可以成为一位千夫长或者万夫长,也算是有了一点安身立命的本钱,至于秦王之位,随缘吧,他已经不再那么的执着了,毕竟成圣才是他的目标。
秦羽这两天,就要去找乡里的三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