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商战亦是修罗场(2)(1/3)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晋阳此时正在凤阳阁内静坐着,殿内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映照在门口的云母屏风上,久久未动。
有关这钱庄的事情,她想得太简单了,总以为和那器具牙行差不太多,自己一人总能应付得了,实在不行,过来求父皇了,人手总归不是问题的,可现在……
读书人愿意过来做账房,那都是死了入仕之心的,这样的人可不好寻啊。
“殿下?夜已深了,您要去何处?”
“去求见父皇。”
赵祯同样还未安寝,正点着油灯翻阅递上来的一些折子,渐渐地头距离奏折就越来越低,显然是火光越来越昏暗了。
“王凯!”
“王凯!”
不多一会儿,一个年轻太监掀开门帘,有些哆哆嗦嗦的回:“陛下……今日王公公未曾当值……”
这时赵祯才反应过来,摆了摆手,示意他添些灯油,继续翻阅起奏折来,思绪却飞到了一边。
若是王凯在此,怕是要催自己安寝了。
赵祯翻了翻奏折,有些看不下去了,最近尽是些烦心事情。
“陛下,三司使王宙求见。”
赵祯一愣:“宫门还未落锁吗?”
“回陛下的话,已经落锁了,听说是在城墙外请杨将军传的话。”
赵祯略微思忖了一番,王广之岁数也不小了,这么晚还过来,莫非是有什么要紧事情?
“那就请杨将军带他进来吧。”
这年轻太监踌躇了半晌,不敢答话,却也不敢走。
“怎么了?”
这年轻太监支支吾吾,同时冷汗涔涔,终于咬了咬牙:“陛下……这不合规矩……宫门落了锁,侍卫是不能进宫的……”
赵祯这才想起来,以往王凯用顺了手,对这条规矩都不大在意,毕竟王凯的武艺可比那杨玄高出太多了。
“那你去带王司正进来吧。”
年轻太监应了声“是”后告退而去。
三司使王宙在汉国被称为计相,所辖职权与李、苏二相不同。负责的是盐、铁还有滕货贸易,同时兼领了户部以及度支。
这权力其实就很大了,因为很多政令的实施,是离不开钱粮二字的。他的地位只是略低于李、苏二相,也是朝中了不得的人物,那王鑫王文兴,便是他的孙子。
今日他连夜求见,所为的,便是与滕国贸易一事。
汉国和滕国的贸易中,这些年来还算稳定,一年两次,都是在春秋季节,在长安东北侧的码头进行,由朝廷主导交易,财货两讫交割完毕后,便由三司使负责分派这些滕货给那些拥有滕引的商贾。
年年的交易中,滕国向汉国提供的都是些成品物件,日常所用的类似牙刷、玻璃镜、肥皂等,略微奢侈一些的,则是机关锁、机关盒,或者干脆是滕刀。
然而汉国向滕国提供的,都是一些木材、粮食等原材料,或者是一些精致的手工艺品,类似一些特殊美工工艺的成衣、丝巾、丝帕或者是瓷器,要么干脆就是各色糕点。
总得来说,汉国提供给滕国的,大都是滕国有心模仿也难以学会的。其他一些汉国的新鲜玩意,若是对匠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容易仿制,滕国便能大量生产,转而返销给汉国。
当然这种事情并不只是发生在滕国身上,经过滕国改进后的造纸术被汉国偷师后,很快就出现了各类纸张的生产工艺,例如软纸、硬纸,有的适合书写,有的适合包装。使得着原本贸易中有关纸张的交易,就被取消掉了。
“陛下,滕国再次提出了开放边境贸易的请求,态度颇为强硬。”
赵祯眉头一皱,这滕国时常做些出尔反尔之事,丝毫道义不讲。
“如若不然呢?”
“滕国言下之意,会寻边衅。”
赵祯眉头紧蹙,自己不懂商事,但也知道这禁开不得,目前仅仅是每年两次的贸易,都会使得不少金银从汉国流向滕国,若是开了禁,连仗都不用打,汉国就得亡了。
滕国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
“广之有何高见?”
“老臣连夜来此,便是为了此事。依老臣之见,滕国提出开边贸,并非真做此想法,他们深知我们不开禁的缘由。”
“继续说下去。”
王宙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揣测娓娓道来。
目前滕国济阴郡的黄河口决堤,使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而且滕国内部兼爱派和尚同派的矛盾由来已久,此时算一算,应当是尚同派的禽家在主导滕国内部政务,但负责济阴郡段堤坝的却是兼爱派的腹家,这样的话,连带这次贸易时的异常情况,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老臣以为,他们目的只是粮食,开边贸仅是托词,若是如此,不妨态度强硬一些,逼迫他们说出真实目的来,届时勉为其难的答应粮食交易,但是要用滕弩来换。”
古代粮食属于战略物资,是严禁出口的,但是目前滕国决堤的消息沸沸扬扬,而陈留郡那边……虽然有些刁民散步流言蛊惑人心,但是公文上报来的都是好消息。若是如此,这粮食用度并不紧张,那确实是一个好机会,用粮食去换滕弩。
难怪他要深夜入宫,这件事太大了,王宙也做不得主,肯定得自己点头才行。
在滕国,有两样东西闻名下,那便是滕刀和滕弩。
若是两刀互斫,能够完好无损的往往便是滕刀,至于那滕弩,小巧无比,而且不需要专门的训练,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