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注产业(1/2)
陆鸿既然明白了这吴县令的立场,他倒是很快有了思路,“吴大人,我朝开洋务二十余年,当然也有不少成就,不过,泰西诸国也有不少见诸报端的评论,都说我朝徒有洋务之表,却未有洋务之实!”
吴县令倒是头一次听到如此评价国内洋务运动的,听到说这开洋务的不足之处,他立刻好奇的追问道:“陆鸿,此话怎讲?我朝耗费巨资,在上海兴办了不少工厂,各省也有筹建枪炮局以强军卫国,为何泰西有如此评论!”
陆鸿肚子里暗暗一笑,这吴县令可是上钩了,自己才不会告诉他,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是基于科学jing神的胜利,这偷梁换柱的概念,那是最好糊弄人的。
“大人,这民以食为天,所谓富国强兵,首先当是富国,然何为富国?我以为,当是富民,民富则国富,国富才能强兵,才能革新、自强、御外!实际而言,开不开洋务实乃是表象,造福一方、富泽万民才是根本之举!”
对于这位吴县令,陆鸿自然是完全的了解,不过,这位既然才是翰林散馆外放的县令,那做出一番政绩,搏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美名,想必不会猜错,这可是中国官道上的必由之路,从古至今,中国数千年的官场史,这可是奉为至宝的为官之道,即便是后世新中国,地方要做政绩,那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而所谓“革新、自强、御外”,这在清末其实已经是深入人心的理念,更是朝堂上清流和权贵的共识,只是,这种共识,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一个想法,这个腐朽的朝廷,根本不可能有能力来推进这样的进步。
果然,陆鸿此言一出,吴县令已经有了动容之se,虽然他是翰林散馆“老虎班”出身,而且在吏部外放时也使了银子,不过挑来挑去,当时能留着一等县早没了,只得挑了这蒙yin的二等县为官,多少好在这也是直隶的地头,还算离着京师不算太远,i后也方便进京运筹。
但是,到了地方上,这才知道为政的艰难,这蒙yin县残破不说,当地多为山地,农田稀少,人丁倒是不算少,但对于一个耕地尚不足的县城,人丁反倒成为了累赘,尤其是倒霉的时节,比如去年夏末之际发的蝗灾,虽然组织了百姓抢救收成,勉强完成了上头摊派的税赋,这已经把他搞的焦头烂额。
不过,这吴县令倒也是有些个能耐的,要知道,山东的这场大灾中,数十个府县,能够足额完成税赋的不足三成,而他能跻身其中,这可是户部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但是,除此之外,年前刚刚由直隶总督衙门发下来征收“庆圣厘”的公文,再次让他焦头烂额起来,连夜写了折子送往总督府以受灾为由请求减免。
不过,总督衙门直接发来电报训斥,说大名、东昌、巨野诸地去年夏末连遭水灾、蝗灾,仍然足额完成了厘金催缴,所以,蒙yin的庆圣厘不得减免,不过,酌情可延期解付……方才他还在堂内大发雷霆,把一帮幕僚、长随、书吏骂了个狗血喷头,为的还不是这事。
刚才和陆鸿的一番谈话里,他也从陆鸿这侃侃而谈的语气中,听明白了一些东西,这个据说海外归国的学子,定然是颇有些做产业生财的能耐,否则怎么会大谈民富、国富之论调,又怎么敢一开口就批驳朝中洋务派的那些实务。
而他虽然是清流出身,不过,既然谋了外放为官,自然也是有做一番政绩的想法,否则,就在京师里安安心心耍笔杆子了。
他轻轻噢了一声,看了看旁边垂手而立的钱捕头,挥挥手示意这胖子出去,自己开口求教这陆鸿,自然不能让下属在这里旁听:“陆鸿,这蒙yin小县,地理荒僻,除了些许山珍外,就是农田也多贫瘠……我倒是有意造福百姓,奈何无有产业可为?”
这下子他可算是彻底的放下身段,展露出县太爷礼贤下士的风度,希望从陆鸿这里了解一些在蒙yin生财的产业,而陆鸿虽然有那“超级工业”刚刚衍生出的一级资源采集系统,他可没打算一下子展露自己百事通的能耐,而且,这里目前毕竟就是个试验田,这吴县令到底值不值得合作,他心底谈不上有把握。
不过,他立刻抛出了一个小饵,“吴大人,蒙yin依山傍水,从产业而言,也算是颇有地利,而以本县地貌而言,在下估计,应当多有矿产,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只是……要探查这一带矿产,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办妥的事情!若是探明之后,这产业运作之事,在下倒是可以为大人参详一二!”
陆鸿一副诚恳的模样,小小的卖了下关子,这做产业,即便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那种,那也需要有决心,更需要有人力、财力,这方面,若是这吴县令毫无诚意,自己说了也是白搭,而且,考虑到这时代底层官吏的**和能力,对于有了“一级资源采集系统”的他而言,合适的人才,反倒是更重要和关键的因素。
说完这番话之时,他已经快速的将拿“一级资源采集系统”中提到的蒙yin产业又快速的浏览了一遍,除了自己的私货钻石产业外,适合劳动密集型初级产业的资源还有煤炭、石灰、陶土、齐鲁红花岗石,都是可以快速产生效益的产业,而且初期的投入相比产业价值,那也是低廉得很。
而这几个“一级资源采集系统”中,针对煤炭产业提供了一种叫m1型选煤机,完全适用于蒙yin的露天煤矿,方便除去露天煤矿中较多的杂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