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全取山东,俘获无算(1/2)
必须说明的是,邓愈和李文忠在苣、密二州得手,抓住王家全家之后,并没有继续攻略这二州的其他城池,而是率领吴国珍贵的一万名骑兵,昼夜疾行,绕过沿途所有城池,疾行向北而去,攻占了山东境内的所有黄河渡口。
这可太要命了。
黄河渡口被吴军扼杀,从元大都方向救援山东,已经成为不可能。河南方向?脱因帖木儿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援亲哥王保保多好,支援什么山东啊?
所以,山东的元军们,已经丧失了一切援军的可能!
再加上王氏父子一死,山东群龙无首。朱标又对汉奸的态度,如此坚决,还有“杀牛羊,备酒浆,打开城门迎吴王”巨大的杀伤力……形势向着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方向,迅速滑落。
沂州附近,苣、密二州附近,那些尚在为大元坚守的城池,纷纷向吴国投降。
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县,潍、胶、博、兴等州,相继投降!
十日后,朱标率领北伐军,兵围济南城!
济南的守将名叫李保保,如今年纪大了,人称李老保。他是蒙古人,还想坚决抵抗一下,为大元尽忠。Ъ
但是,他守城的大将不干啊?
元朝末年的军队,其实和宋朝、明朝、清朝末年的军队,没多少本质区别。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把国家的精锐打完了。后来,是岳飞、韩世忠等人崛起,为宋朝续命。
明朝末年,国家的精锐被李自成和清军祸祸光了。后来,南明是靠着投降的闯军为主力,对抗清朝,苟延残喘。
清朝末年,八旗子弟早不堪用,多亏了左宗棠、曾国藩的地方团练武装,维持着统治。
元朝末年,也是如此。
朝廷的军队,早不堪用,又在和红巾军对战中消耗了个差不多。现在,无论是王保保,还是关中的李思齐等军阀,乃至于被朱标斩了的王宣父子,以及这位济南的李老保,都属于乱世中崛起的地方团练武装。
李老保是蒙古人,但是,他的手下精锐大部分是汉人!
对抗朱标就是个死,主动投降能享荣华富贵,“勿谓言之不预也”,王宣一家就是前车之鉴!到底怎么选,那还用问吗?
当天夜里,就有汉人将军带着手下精锐,开了城门,迎朱标的大军进城!
济南城破,李老保无可奈何,选择投降朱标!
此事继续引发连锁效应。
济南的汉军不可靠,难道益都的汉军就可靠了?乐阳的汉军就可靠了?
但是,不靠汉军,那点子蒙人、色目人,用头对抗朱标的三十万大军吗?
而且,人家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上得清清楚楚,只要蒙人、色目人,愿意为中华子民,就一视同仁,为什么要坚决抵抗呢?
很快地,当初王保保义父察罕帖木儿,猛攻了一年多,最后的毙命之地益都,朱标大军的前锋刚到,就直接投降!
朱标的前锋还没到呢,乐安的军阀俞胜,就主动前来商量投降之事!非但如此,他还是带着附近淄川、新城等地的小军阀,一起来的!
山东元军的抵抗如此微弱,朱标也就没必要全军一起行动了。
当即,朱标坐镇济南,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分兵四路,攻略山东各地。
东平、安山、章丘、济宁,莱阳各地,相继落入了吴国之手。
不到两个月,吴国已经全取山东!
……
……
吴二年,五月二十一,应天城。
“大捷!大捷!山东大捷!”
“伪沂国公王宣父子受戮,济南李老保归降,乐安俞胜归降!”
“章丘、莱阳不出三日,被我军攻克!”
“时至五月十九,我军已经全取山东之地!”
“我军全取山东,斩首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二级,俘七万五千余众,得粮六十八万五千三百六十二石,布十二万三千多匹,盐三十万六千三百余斤,各种旗帜、器械、车辆无算!”
……
三十名甲士,骑着高头大马,簇拥着八杆大旗,从应天聚宝门而入,缓缓而行,沿着大街,高声宣读着这些消息。就算是因为口音没听清楚也没关系,那大旗上把他们所宣扬的事情,描写的清清楚楚!
此事有个名目,叫做露布飞捷!
大军出征,军情当然要严格保密。但是,若取得大捷,如此大的喜事,那还保什么秘密啊?
就应该想尽办法,广而告之!
所以,大将会命骑士举着写着胜利消息的“露布”,一路高声喝喊着,回京城报捷。
一来,可以振奋后方人心,让他们知道,他们省吃俭用上交的钱粮,到底换来了什么。
二来,震慑后方的心怀叵测之徒!
“什么?全山东都平了,这才几个月啊!”
“两个月!不到两个月!北伐誓师出发那天,才三月二十四!”
“这也太快了吧?”
“当然快了!北伐中原,不到两个月,攻占一行省之地,堪称亘古未有。但是,说不快,也不快!因为,咱们……等得太久了啊!自从宋朝那昏君赵构,主动放弃山东之地!咱们华夏,已经等了足足两百年!”
“是啊!两百年的分离,已经太久,太久!今日我华夏恢复山东,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
应天百姓们议论纷纷,不知多少人长松了一口气——我吴国果然足够强大,北伐中原,连战连捷!筆趣庫
不知多少人发自肺腑地高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