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总裁》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大明总裁 () >> 第二十八章 天津条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236948/

第二十八章 天津条约(2/3)

,招呼制将军刘体纯出来叙话。

刘体纯一看吴三桂亲自到了,带的兵马全是精兵锐卒,自己的手下则多是老弱,而且吴三桂既然来了,后面自然还有大军到来,自己东拼西凑凑拢来的八千兵马断然不是对手,吴三桂既然好言相向,又有王承恩许了诸多诺言,心想自己若是再要留难,这非得大干一仗不可!大顺军的精锐此刻都在准备与鞑子的交锋,再说等增援过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形势比人强啊!还是不要为难的好。当下卖了个好,解围而去。吴三桂拥着崇祯一行,打马南奔。

在听说崇祯跑出北京后,交易所公债应声下跌,在五钱的价位上稍事拉锯,随即又是一轮下跌,直到下跌到三钱银子,遇上了强大的买盘,才终于在这个价位稳住阵脚。京城里的谣言五花八门,有说崇祯可以腾云驾雾,有说天兵天将相助崇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公主的公债运作班子已经变成了京城的明室忠贞分子,太监宫女亦已不再出面,只是传递信息而已。公主在一钱五分以下价格买下公债,在五钱银子卖出,再在三钱银子买进。之后陆续卖出,将银子和公债转到这些死忠明室的人手上,三转两转,最后公主只是遥控指挥,赚了银子就提出赢利部分的一半转移至天津。自从崇祯脱身之后,皇子和公主的住所搬到了一处便于监视的小院落,却也并没有特别为难崇祯的这些子女。

李自成接了刘体纯的报告,得知崇祯已经脱身,无奈之下,想起崇祯的承诺和质子之事,心中稍安。又闻鞑子兴兵在即,不得不把心思集中到清兵身上。

好在拉火式手雷已经制出五千个,这手雷的威力那日试爆的时候倒是看过,威力还是不错的,加上简单好使,不需火绳之类,只要抽掉保险销,猛拉铁片,然后奋力一掷,那手雷就在远处爆炸。这种手雷骑兵都可配备,所以第一批配备给了老营的骑兵。据李来亨报告说虽然方以智跑了,但手雷的各种难题皆已解决,现在制作速度大为加快,全力制作的话,十天之内,应该还可以制作出一万个手雷。此外还有“朱哥”连弩,也是十分不错的武器,两样都配备军中的话,战力应该可以凭空长出一截。

崇祯南下之后,王承恩留在天津。等到大顺朝为了招抚而追踪吴三桂的顾君恩到达之后,王承恩和顾君恩见面了。两“恩”见面的结果是,王承恩抛出了蓄谋已久的“天津条约草案”。

“天津条约”也可称得上“丧权辱国”,大致内容如下:

一.大顺承认大明,大明承认大顺,双方平等,互相承认;

二.双方互不侵犯;

三.双方联盟抗清,双方互设办事处,随时交换清兵情报,协调联合行动。大明保证漕运畅通,大明朝确保粮草供应,平价供粮,按照最高不高于南方市场价二成价格结算;

四.大顺朝管辖地区为京畿地区、山西、陕西、河南、吐蕃、山东大部、湖北一部;其余仍归大明朝所辖;

五.对于蒙古、辽东、鞑靼,原则是“谁攻取,谁管辖”;

六.对于四川张献忠,原则是第一年内双方均不主动进攻张献忠,一年以后仍旧依照“谁攻取,谁管辖”原则办理;

七.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在“一个中国,两个朝廷”的共识下,双方联手抗清。抗清平辽成功之后,双方力求通过和平谈判统一中国;

八.双方保证通商自由,保证双方公派商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顾君恩一看王承恩抛出的这份“天津条约”,对于“一个中国,两个朝廷”真是莫名其妙,自古一山不容二虎,两个朝廷并立,还号称在一个中国之下,先不要说能不能实现,这个说法就是匪夷所思。再就是什么和平统一,自古哪有自愿交出权利的,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王承恩打仗不行,但是在与人沟通方面实是大大的奇才。王承恩循循善诱,在一边耐心做了种种说明。末了说到大明朝尚有百万军队,直接以实力说话,顾君恩这才冷静下来。

顾君恩心中盘算,左良玉那里有二十万兵马,加上吴三桂四万五千辽东铁骑,此外还有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再加上各地军马,确是不容小视。大顺这边也是号称百万兵马,实则多有虚夸,何况一些明军降将实难以指望一心对明,而北面鞑子指日之间就将大举南侵,若要避免两面受敌,这个“天津条约”倒是不妨考虑接受。只是自己哪敢做主,便只好快马赶回北京,向李自成禀报去了。

李自成看到这份“天津条约草案”之后,哈哈大笑。笑罢,召集大顺高层,议起这份“天津条约”。

原来料想刘宗敏会第一个跳起来反对,可令人惊讶的是,刘宗敏竟然第一个赞成接受“天津条约”。众人没有想到刘宗敏竟是这种态度,等回过味来才想起,原来刘宗敏已经深深迷上了公债。这崇祯一跑路,公债一路狂跌,眼看三钱的价格也是岌岌可危。要知道刘宗敏吃进的筹码大多在五钱银子上下,刘宗敏自夸打仗是常胜将军,现在炒作公债也是一路顺风顺水,所以投入的银子越来越多。这银子虽然是抢来的,但抢来的就是自己的了,怎么也接受不了百万两银子从自己手中输出去!一看“天津条约”,这不是崇祯公开承认咱大顺吗,这个消息一旦公开,北京人心必然大定,这公债还会上升,自己趁机还可以低价再吃进,事后大赚一笔,也不

状态提示: 第二十八章 天津条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