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总裁》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大明总裁 () >> 第三十三章 让有种的人先富起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236948/

第三十三章 让有种的人先富起来(2/3)

多,等不及探矿,只是把后世露天铜矿的矿层深度大致说了说,具体位置反正也说不准,那就只好沿着孔雀山四周多挖洞,深挖洞,到处撒网,总能捞上点什么!嗯,就是这意思!王承恩第二天就匆匆离开了。自第二日起,大队人马就开始四处开洞,大肆挖掘,此行带了不少火药,因此在探矿的时候,为了尽快探明矿藏,其一是不惜人力,其二便是不惜动用火药。方圆几十里打起洞来,把一个好好的地方挖得到处是洞,到处是渣。到了第四天,就有四个洞口发现铜矿。德兴铜矿矿藏很浅,后世机械化露天开采,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条件露天开采,但是多挖一些个深度十几米几十米的坑洞,那还不是什么难事。阎应元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协调水平,指挥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孔雀山探矿大会战,参加会战的有按劳取酬的大明将士,有600紧跟阎应元的公司首批员工,还有附近蜂拥而至的民工,当然也离不开工匠们的指导,这个特大型铜矿就这样被一帮兵哥小弟以及临时工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本次挖坑大会战的一千名官兵日后成为大明朝一支过硬的工兵队伍,被誉为“金刚钻工兵团”。

当孔雀山铜矿的矿石样品送到南京的时候,王承恩把矿样送到工部,这种斑铜矿石的含铜量到了二成五,100斤矿石冶炼出来了25斤粗铜。

王承恩将冶炼的铜钿送到宫中时,崇祯看了货真价实的铜钿后犹自仿佛,这速度也太快了吧!阎应元到孔雀山下不过四天,就通过挖坑探出了铜矿的位置,这挖了多少坑多少洞啊!当王承恩禀报说动员了一万八千人,六十个人负责挖一个洞,日夜不停,总共挖了三百个洞,火药用了三千斤,光请人挖洞的钱就花出去三千六百两银子时,崇祯不禁有点佩服这个阎应元的魄力了。

崇祯年的铜钱粗制滥造,钱薄重量轻,含铜量不到六成,含铅太高,所以一是发黑,二是极易破碎,难怪市面上5500文铜钱才能换到一两银子。按照正常年份一两银子兑换700-800文铜钱,若按照一文铜钱8克,即使全铜铸造,6.4公斤铜可以铸造800文铜钱,而铜价是铜钱价值的四成,也就是说6.4公斤铜价值为320文铜钱,即四钱银子,一公斤铜的价格约为六分银子,按照一两银子折合后世人民币700元,则铜价为每公斤43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倒是相差不大。这个孔雀山铜矿矿藏极浅,最浅处也就十米,开采成本极低,所以开矿利润极大,达到了五倍以上的暴利,或者说毛利率可以达到惊人的80。孔雀山铜矿一天开采100吨精铜矿是小菜一碟,按日产粗铜24吨计算,一天收入一千五百两银子,税前利润为一千二百两银子,如果收取10的矿税的话,净利润也有一千零五十两,一年下来稳赚三十六万两银子。二十万本金,年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180,这还不算伴生的金银,要是算上金银产量,净利润绝对超过五十万两银子。听王承恩把账一算,崇祯和王承恩一击掌,然后双双大笑起来。

太监们就见皇上和王公公看了一块铜钿之后,嘀嘀咕咕了半天,末了君臣俩右手击掌,大笑出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高兴事儿,心说这不过是一块铜钿而已,皇上却好像看到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一样。

君臣两人还真就是仿佛看到了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不,这远不是金银财宝那么简单!这是君臣二人费了海量脑细胞才斟酌出的一套系统计划,这一整套计划环环相扣,既叫“先富示范工程”,也叫“民间资本激活工程”,还叫“国力动员模范工程”。

两个人来自后世,当然知道有钱才是硬道理,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更文明的说法——发展才是硬道理。此外,两人分析了明末的国家动员力,分析之后那个郁闷啊,真是别提了!你说光北京就能追赃助饷追出七千万两银子,江南更富,财主们的地窖里埋了大把的银子,就是宁肯埋着不肯拿出来投资,宁愿日后白送给清兵。大明朝当时绝对是世界工厂兼世界工业技术发源地,贸易顺差的结果是让世界上的银子全部哗哗哗流入大明,以至西方殖民者把美洲的银矿挖到几乎枯竭还是填不上贸易逆差。西方这一阵正在大打“三十年战争”,谁他妈的还买大明朝的瓷器丝绸这些奢侈品!尤其是1630年到1648年全欧洲混战一团,更是打成了一锅粥,军费都捉衿见肘,哪还有心思进口大明产品享受高档消费。该着崇祯倒霉!一上台就碰上了出口萎缩,江南经济大受影响,江浙的良田土地都用来养蚕种棉了,结果谁也不知道西方把美洲的银矿挖没了,又把剩下的银子烧到了打仗上,所以该来的订单没有来,产品积压,可田地不产粮,大明朝这些年的天灾可没有断过,种棉种桑通通亏本,而米价天天上涨,财主们的日子开始进入“入不敷出”阶段。这些财主们的日子其实还是很好过,这帮家伙地窖里的银子堆积如山,只是赚惯了银子,现在亏本经营,谁敢象以往那样大把花银子!可以这么说,大明朝的银子越来越集中在一大批商人手中,有些商人平时里挂着其他名目,比如各级官员莫不介入工商,差别只是直接或者间接而已,缙绅宗族势力也是工商业的主力参与者。可是这些人掌握的巨额财富却不能有效地通过动员转换成战争资源。大明朝以至少两亿的人力资源,是满清人力资源的二百倍,大明朝天下的财富,按照杜车别

状态提示: 第三十三章 让有种的人先富起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