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生于1871》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生于1871 () >> 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准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240155/

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准备(1/3)

初夏,从国内返回朝鲜的袁世凯终于再次走进汉城。

之所以回来的比较晚,一是因为走陆路的关系,绕了个大圈,另外就是近卫军沿途都在绘制军事地图和熟悉地形,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

再和近卫军接触的这段时间里,袁世凯对军队的感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近卫军的装备带给袁世凯的冲击。可以两个人背着就走的火炮、一只手就能拎起来跑的连珠枪,这些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相比这两样,那种只要上一次弹就可以连续射击的步枪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而给袁世凯冲击最大的,还是近卫军的纪律。

令行禁止!这是一支强军的标志,千古颠簸不破的真理。然而真正带过兵的袁世凯却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有多么的难。可是近卫军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超乎想象的好。

他们可以在一声令下就连续行军十二个小时,也可以趴在草地里一动不动一天一夜。即使是露营,营地也会被打扫的干净整洁,而士兵们自己的装容,更是一丝不苟到了苛求的地步,就连被褥,都会在叠好后用木尺测量以求完全符合标准。

如果只是一天,可以理解;两天三天,也能做到,但是持之以恒……

袁世凯实在想不到究竟是怎样的训练,让这些曾经人们眼中的兵痞变成现在的这样的。

至于训练,更是严格的不近人情。在搏击对抗中,那些士兵眼中的对手不再是自己的战友,而完全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在射击训练中,哪怕只是打出了四十环的成绩,也要被吊砖头加练。

看到这样一支军队,袁世凯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皇宫里皇上会问出那句话了。和他们一比,自己引为脊柱的庆军就是渣啊。

能打造出这样一支军队的人,那得是什么样的人啊。

所以在沈阳拜会刘少卿时,袁世凯几乎是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青年的。因为他是真的被折服了。至少是在练兵或者说军事这一方面。

虽然父亲的去世给载恬带来不小的打击,但是日子毕竟还要继续。而且日本人的压力始终像一把刀架在载恬的脖子上,让他不得不奋力向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败给鬼子啊!

所以,在给奕譞守了七七之后,刘少卿就被皇帝派到了东北,来完成东北新军的检验和东北练军的整编工作。

载恬要求,不管是直隶的新军还是那里的新军,只有经过刘少卿的认可之后,才能正式称之为近卫军,才能被皇帝授予番号和军旗,例如在直隶的近卫第一到第五师,以及在山东的近卫第六师和近卫军海军独立旅。

此时的刘少卿,已经被晋封为男爵。当然,这是为了匹配建宁的封号的。建宁在婚前,因为在医务女兵的建立上立了大功,所以被特旨加封为固lún_gōng主。当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只不过是皇上为晋封最疼爱的妹妹找的借口罢了。既然建宁已经是公主了,那么刘少卿如果还是轻车都尉的话就太寒酸了,所以皇帝就以清剿金丹教有功的名义,晋封刘少卿为男爵。

现在,小刘同志已经在官职等级上赶上了他的老爹了。至于权力,估计也只高不低。刘家兴旺发达有望啊。

东北新军的整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盛京和吉林两地的新军三个师和军校生的整训,这一块儿在袁世凯到达盛京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毕竟新军还是有基础的,再加上段祺瑞提前一年就来到盛京做铺垫,而依克唐阿有了定安的前车之鉴,对新军的管理也更加上心,所以刘少卿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

盛京的新军和吉林的军校生当中的确有一些刺儿头,这些红带子黄带子们不管是穆勒也好、依克唐阿也好,都难以对付,就更不用说段祺瑞了。可是刘少卿是谁,皇上的亲小舅子,而且正当红,那里在乎这些过气的宗室子弟,所以要么你就按照军队的规定来,要么你就滚蛋。

既然没人能盖得过正当宠的刘匹夫,所以不管那些八旗子弟背后怎么骂街,这新军终归是彻底的改头换面,符合近卫军的要求了。只不过此时的东北军三个师已经变成两个师又一个独立旅了。之后,为了让这支新组建的军队更有血性,刘少卿沿袭直隶近卫军的传统,将他们以营、连为建制放出去打土匪。

袁世凯去拜见刘少卿的时候,正是盛京新军被派出去的时候。

不过刘少卿和袁世凯都不知道,安排新军出去打土匪的这一举措,竟然阴差阳错的将日本秘密支持甚至是直接拉起杆子的一些土匪给清剿掉了,这位之后的中日战争减少了不少的不稳定因素。

在东北有很多大绺子的胡子都是日本人秘密扶植或者建立的,原本日本人计划在日本进攻朝鲜甚至东北的时候,这些土匪武装可以在后方骚扰清军的补给线。不过现在这已计划算是彻底破产了。就算还有些土匪武装残存了下来,也被赶往更北的深山老林,别说袭扰近卫军的补给线了,躲都躲不及呢!

回到汉城的袁世凯第一件事自然是着手重新训练、装备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庆军六营。与此同时,他也利用朝鲜守旧派势力,向朝鲜各地安排眼线,密切关注‘东学党’动向。

汉城,日本驻朝总领事馆。

大鸟圭介穿了一身和服,静静的坐在领事馆内的和室当中。在他面前放着的一杯清茶早就没有了热气。而他也是神色不宁,眼神只是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准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