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祝融(2/3)
宝摇手笑止;教牵来胭脂兽,与祝融并骑而行。小宝目不斜视,道貌岸然;祝融微垂螓首,粉颈微红,时不。朵思大王年长,不动声色瞧在眼里,心中暗赞“龙先生”果然手段高明,不同凡响。
众人引军出寨,早见对面杨锋领兵列阵守候。那祝融氏的族长早已望穿秋水,心焦难耐;见孟获军出,急唤押出忙牙长与董荼那。
二人五花大绑,被十余蛮兵解至阵前;忽见对面祝融衣甲无缺,周身无索,兵器马匹皆在,缓骑而出。杨锋与祝融氏族长视之,心中大惭。
孟获与小宝分在祝融左右,一起来到阵前;那一边杨锋与祝融氏族长亦领数十洞丁蛮姑,将忙牙长、董荼那围在中间。双方会面,交换已毕;那族长见祝融毫发无伤,面红耳赤地向孟获欠身抱拳:“多谢大王善待吾女!”
孟获暗自一撇嘴,心道昨夜“善待”你家女儿的非是吾也,乃吾之恩公也!只是不知恩公以何物“善待”汝女,今日这般容光焕发。
两下皆言今日休战,收兵回寨;待来日再决一死战。孟获回营升帐,乃聚众议事;众皆望小宝,以待其策。小宝也不客气,便道:“今夜诸公只需依计而行,明日定教那杨锋束手就擒。”
遂先唤朵思、孟优,向耳畔低言,吩咐如此如此;二人受计先行。又唤忙牙长、金环三结入帐,受计去了。再唤董荼那道:“吾今弃此三寨,退过河北;吾军一退,汝可便拆浮桥,移于下流。却渡朵思、孟优军马过河来接应。”
董荼那受计而去,复唤阿会喃道:“吾军退去,寨中多设灯火。杨锋知之,必来追赶;汝待其军大乱,可断其后路。”阿会喃受计而退,小宝只教孟获跟随自己,护车而行。
于是众军退去,寨中多设灯火;对面蛮兵望见,不敢冲突……
次日平明,杨锋引大军至孟获营寨时,只见三个大寨,皆无人马,于内弃下粮草车仗数百乘。杨锋之弟杨皋道:“孟获弃寨而走,莫非有计否?”
杨锋道:“吾料孟获弃辎重而去,必因洞中有紧急之事。彼年青,威望尚浅;若非内乱,定是外伐。故虚张灯火以为疑兵,弃车仗而去。可速追之,不可错过。”
于是杨锋自驱前部,祝融氏为后军,直抵西洱河畔。望见河北岸上,寨中旗帜整齐如故,灿若云锦;沿河一带,又设锦城。蛮兵哨见,皆不敢进。
杨锋谓弟道:“此是孟获惧吾追赶,故就河北岸少住,不二日必走矣。”遂将蛮兵屯于河岸,使人去山上砍竹为筏,以备渡河;却将敢战之兵,皆移于寨前。殊不知敌军早已入自己之境……
是日,狂风大起。四下火明鼓响,孟获军杀到。蛮兵獠丁,自相冲突,杨锋大惊,急引宗族洞丁杀开条路,径往旧寨。忽一彪军自旧寨杀出,为首乃是朵思大王。杨锋慌忙奔西洱河,望山僻处而走。又一彪军杀出,乃是忙牙长与金环三结。
杨锋惶急四顾,见后方火把林立,知是祝融氏部众,急忙引残兵投奔。方至近前,见祝融手持丈八长标,坐胭脂兽,加鞭来迎,乃大喜呼之:“侄女救我!”言未已,一道寒光,早中右手。
杨锋大惊,只听祝融娇喝:“吾部已归孟获矣!汝今下马请降,可保性命!”
杨锋咬牙切齿,痛骂急走;斜刺里一军又杀到,乃阿会喃也!两下夹击,杨锋部折损大半;左右护住,舍命望山谷奔逃。
杨锋见南、北、西三处尘烟火光四起,因此不敢前进,只得望东奔走。方才转过山口,见一片大林之前,二将并立,正是孟获与小宝。杨锋欲待拨马再行,身后杀声震天,四面兵马漫山遍野,知已势穷,遂长叹一声,下马请降。
孟获慌忙落马上前扶起,温言相慰,相伴回寨。是夜大排筵席,推杨锋与祝融氏上座,以晚辈之礼殷勤相待,杨锋乃真心归降。
席间,祝融氏借酒兴谓孟获道:“洞主少年英雄,英勇无敌,今已得南疆半数土地,何不就此一统蛮地,自立为王?”
众闻之,纷纷叫好,皆愿拥戴孟获为王。孟获目视小宝,见“恩公”含笑微微颔首,遂慨然起身道:“吾南疆部族,大小数十;自古偏居一隅,纷争不休,群龙无首。今蒙诸公抬爱,权居此位。统一之后,不敢妄自尊大,愿与诸公同享富贵。”言讫,以刀刺破手指,滴血入酒。
众皆效仿,歃血为盟。此后孟获在小宝的指点下,一面整顿兵马,积草屯粮,巩固势力;一面四方招安,闻者大多望风来投……
忽忽数月,孟获中军驻扎于银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汇合,故名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三百余里,多产万物。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上出银矿,故名银坑山。山中置宫殿楼台,以为蛮王巢穴。其中建一祖庙,名曰“家鬼”;四时杀牛宰马享祭,名为“卜鬼”。
此处旧时若人患病,不肯服药,只祷师巫,名为“药鬼”。其处无刑法,但犯即斩。有女长成,却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年岁风调雨顺,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每方隅之中上户号曰“洞主”,次曰“酋长”。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皆在三江城中买卖,转易货物,自古风俗如此。
自小宝来后,便择聪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