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十二)(2/4)
车已经变成了冒烟喷火的废铁,剩下的战车大多开着倒档徐徐后退,边打边撤,少数猴急的已经调转屁股,顺着坡势加速往回逃。好在对方也并未追出树林,只是远远以炮火“欢送”,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我军战车兵开始以默契的配合与娴熟的队形变换,交替掩护步兵后撤。缓缓向后穿过纵贯“平谷”的马车路,沿着路堤转入防御,至此,整个装5军前进支队已经损失了将近半数战车。
装6军前进支队的遭遇大同小异。只不过盘踞在2号“野猪”树林的俄军第2战车旅与独立第1重型战车营,主要装备的是法制雷诺ft轻型战车与fcm“圣沙蒙”重型战车。
这两种法制战车的机动性能甚至远逊于1号树林中的英制战车,但在林地防御战中却算不上致命。
法军装备的雷诺ft-14战车分为机枪型和火炮型,分别安装1挺8毫米机枪和1门sa15型37毫米火炮,然而作为俄军第2坦克旅主力装备的ft-14却全部是火炮型。只有第2战车旅与第1重型战车营少量装备的雷诺ft-16型在同一个炮塔上既装有机枪又装有火炮。
sa15火炮身管较短,管长只有口径的21倍(即所谓21倍径),炮弹初速低于每秒400公尺,雷诺ft战车只有逼近到200公尺内才有可能击穿“捷狐”与“飞狼”的正面装甲。
然而,与此相对的是,“捷狐”的7.92毫米穿甲子弹在100公尺外对雷诺ft战车16到22毫米的正面装甲几乎毫无作用;“飞狼”的37毫米30倍径短管炮虽然有可能在500公尺距离上击穿雷诺ft-14型的正面,却几乎无法在200公尺外击穿ft-16型的正面;只有“飞狼改”的37毫米45倍径长管炮,可以确保在500公尺内从任意角度击穿所有雷诺ft战车的正面。
最让我军意外的是俄军第1重型战车营装备的“圣沙蒙”改进型战车,与先前获取的情报不同,这种经过大幅度改进的无炮塔重型战车。正面装甲显然比原型加厚了不止一倍,并且加大了倾斜度,即便是“飞狼改”接近到100公尺距离上开火,以极高初速出膛的炮弹往往还是会应声跳开。
至于“圣沙蒙”车体前部安装的法制施耐德m1897型75毫米野战加农炮,在直射距离上的任意一击,对我军战车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野猪”树林的俄军将他们的圣沙蒙战车置于战线中央,两侧由密集的雷诺ft战车和反战车炮加以掩护,我军战车很难迂回打击其侧面。
对“圣沙蒙”无计可施的装6军前进支队战车群,不等步兵赶到便纷纷掉头飞奔,虽然保住了大部分战车。却让冲击到半失去掩护的步兵蒙受了惨重损失。
沿河岸树林向西清扫3号“野鸡”树林的装6军本队,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树林中散布着星星点点的沼泽和水坑,其间的通道上构筑了难以计数的壕沟、桩砦、陷阱,在这之后是呈棋盘状隐蔽部署的反战车炮和机枪阵地。俄军第11装甲车旅的英制“赛犬”战车与装备火炮的装甲汽车游弋其间,显然还可以随时召唤高地树林方面的重炮火力。
正面是令人头痛的障碍与致命的直射火力,侧面又不断遭到重炮袭扰,在损失了十多部战车,死伤数百名步兵和工兵后,装6军军长夏凡少将果断下令本队停止进攻。
沿着河岸树林向东进攻萨克马拉村的装5军本队运气稍差:靠近村庄的树林中遍布沼泽。俄军将反战车炮和机枪阵地设置在沼泽之间的环形支撑点中,在穿过沼泽的狭长通道上设置了我军所能想象到的各种反战车障碍,一旦我军受阻于通道,便会立即遭到好几个方向上的交叉射击。
装5军军长萧斌中将急于求胜,命令战车部队冲出树林,从“平谷”的开阔地上发起冲击,这样一来反而招致了俄军的三面夹击:炮火从正面严密设防的萨克马拉村、北侧未遭攻击的1号“驯鹿”树林东缘、南侧沼泽遍布的河岸树林中交错射来,覆盖了整个战斗队形。
打头阵的装13旅战车第1营不顾损失强行突击,却在萨克马拉村前方一片草木遮挡、难以分辨的泥炭沼中陷入了困境,沿着马车路直冲的几部战车遭到两侧玉米地中的俄军集火射击,还没靠近村口就已全部被打瘫。
陷入沼泽的装13旅战车第1营不但遭到了俄军反战车炮的逐一“点名”,还“有幸”见识了把守在村口的俄军新型战车。
据目击者描述,这种正面轮廓为方形的无炮塔战车,与当年下发的《敌国陆军兵器手册》中极为显眼的“门捷列夫”超重型战车极为相似,但体积似乎要小得多。其射来的炮弹威力,则与俄军标准的76毫米野战炮相当。
在好几部该型不知名战车与数十门大小火炮的打击下,不到一刻钟内里,装13旅战车1营几乎全军覆没。
眼见战况不利。萧斌这才下令后撤,却已白白损失四十余部战车。
突击集群初战不利,登陆场依然处于俄军重炮的威胁之下,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司令官陆凯平上将下令。已经过河的大部分支援车辆连同骑兵第5军主力,先行撤回南岸疏散休整。
天黑之前,突击集群总共在俄军阵地前丢下了一百五十七部战车和其他装甲车辆(其中战车一百二十六部),另有三十余部战车和装甲车受伤待修,创造了帝国装甲兵单日损失的新记录——上一次的记录被刷新还是在3个月前的朱萨雷战役中,不过那一次我军最终突破了敌阵,回收了绝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