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末开山刀》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明末开山刀 () >> 造福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254718/

造福(1/2)

围观的百姓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p

人群中有一个肥头大耳的商人,他目睹了整个过程,更是派仆人去尾随了王承恩。/p

原本他以为王承恩是个托,就像江湖上的骗子一样,通过演双簧的方式来卖东西骗钱。/p

不过,跟踪的结果使他大吃一惊。/p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跟随的人去了魁星楼,还带着一帮锦衣卫接收了煤球,然后向着京城的方向去了。/p

此刻他见到了这制作煤球的工具和方法,不免有些意动。/p

围观的百姓只是看稀奇,他却是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p

于是,他就上前询问道:“敢问,这工具怎么卖?”/p

“买工具,送技艺,包教包会,学不会终身免费,学会为止。/p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副工具一百两。”/p

青年大声吆喝道。/p

“哇,这么贵啊。”/p

“这是抢钱呢吧。”/p

那商人还没说话,围观的百姓却是一片唏嘘。/p

“贵有贵的道理,你们是不知道啊,那位员外就是宫中的太监啊。”/p

“真的假的呀?”/p

“真的,不信你们问二流子。”/p

二流子是大同府内的地头蛇,大同府内的事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p

二流子把手插在袖子里,吸了吸鼻子,说道:“那可不是一般的太监,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王承恩。/p

你们怕是没看到,他的家丁都是佩的绣春刀吧,只有锦衣卫才能佩绣春刀。”/p

人有人道,鬼有鬼道。/p

这二流子也不简单,他竟然能认出王承恩来。/p

“那可不得了啊,这岂不是说,宫中的贵人真的在用这玩意儿。”/p

“跑不了了,皇后刚生了个儿子,正是坐月子的时候,这时候王承恩来这里求取煤球。/p

十有八九,这煤球啊就是给皇后用的。”/p

二流子挖了挖鼻屎,流里流气的说道。/p

“原来如此。”/p

“敢问此物有何用?”那商人听到更加的意动了,他一咬牙,继续问道。/p

“看好了,放炉子里烧的。”负责吆喝的青年,把成品煤球,放在一个小型的圆桶铁炉子里烧了起来。/p

由于制作这批煤球用的都是上等的无烟煤,所以很好点燃,而且点燃后没有什么烟火气。/p

煤球点燃之后,那商人二话不说掏出一千两,买了十套工具,同时叫来他的仆人前来这里学习制作煤球的方法。/p

百姓们不知道煤球的价值,他作为商人却是知道的。/p

所以,他一看到煤球的作用就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商机。/p

至于那种单桶煤炉,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他要学的只有怎么制作煤球。/p

也就是从这一日开始,宫中用煤球的消息不胫而走。/p

越来越多的商贩跑来大同府买制作煤球的工具,幸好,王则之命铸造局准备了足够多的工具,完全不用担心不够卖的问题。/p

马槐带着铸造局的几个徒弟,在这里收钱收的手都软了。/p

到了后来,来这里买工具的不止有大同府内的商人,还有太原府的,平阳府的,甚至连宣府镇的商人都来了。/p

到了最后,马槐不得不遣人回方山铸造局,多打造一些工具出来。/p

马槐铸造这些工具已经很久了,他以前还埋怨王则之浪费铁器,现在他在这里收钱收的,都不想回铸造局主持工作了。/p

最后,还是在王则之的命令下,他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铸造局主持大局去了。/p

至于在大同府卖东西的人,换成了财会部的人。/p

制作煤球的工具大卖,完全出乎王则之的意料。/p

原本他认为能卖一部分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会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p

到了二月底的时候,就连北直隶的商都跑来大同府买工具来了。/p

不过,后面的商人都比较谨慎,他们只是买一套工具,没有那种一口气买十套工具的事情了。/p

到了三月初的时候,在大同府、太原府、平阳府、宣府、北直隶各处,出现了很多仿制品。/p

这些人学会了制作煤球的方法,又请最好的铁匠仿制了制作煤球的工具。/p

一时之间仿造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p

而且他们还进行恶意竞争,将这套工具的价格一降再降,等降到成本价的时候这才止住。/p

在铸造局的马槐听闻此事之后,急的寝食难安。/p

王则之知道之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p

他命人传信给马槐,告诉他,他就是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学会制作煤球。/p

这样一来,等到冬天的时候,百姓们就可以自己制作煤球取暖了。/p

要知道崇祯时期,明朝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史称明朝小冰河时期。/p

小冰河时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p

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p

王则之所在的时期只是小冰河时期的初期,还不到中后期。/p

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是公元1630年一1650年之间。/p

明朝小冰河时期,极度寒冷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p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

状态提示: 造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