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出战(1/2)
快马加鞭,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城池,希夷先生恍若不觉疲累一般,日夜不停。/p
陶潜毕竟不是修行之人,十几日都不曾好好休息,他满面胡须,一脸风霜,即使马背如此颠簸,他也闭着眼睛睡着了。/p
“陶潜!”希夷先生大喝一声,马鞭挥过去才让陶潜身下的马改变了方向。/p
陶潜立刻惊醒,抬头看去,吓得冷汗直冒,身旁已经是悬崖峭壁,因为连日赶路,马也有些困倦了。/p
希夷先生看着遥远的前路,深知就算自己能够熬得住,身下的马和陶潜都坚持不住了:“今晚去前面寻个客栈好生歇息吧。”/p
“好。”陶潜也松了一口气,这样跑下去,他只怕没有命到大长和了。/p
希夷先生下了马,让马吃了些草才继续上路。/p
往前又行了十里路才寻得一个小驿站,这家驿站地处偏僻,里面的客人并不多。/p
因为嫌少有客人,这里的小二显得格外热情。/p
“客官,住店吗,小店里热水管够,还有茶水点心送。”/p
陶潜一脸疲惫地上前:“要两间房。”/p
“得嘞,客官楼上请。”/p
陶潜太疲惫了,沐浴之后要了一碗清汤面,吃了就躺下睡着了。/p
希夷先生什么也没有叫,自从进了屋子就没有了动静,但是那房间敞开的窗户却异常忙碌,不时有白鸽飞来。/p
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即使远在千里,希夷先生也能布局大长和。/p
在确定墨玉真的身亡时,希夷先生怒火滔天,只恨不得把郑旻千刀万剐,他立刻联系了蜀国国君王建,希望王建派兵进入大长和。/p
蜀国与大长和是邻国,一向多有摩擦战乱,就算不是希夷先生的请求,王建也不准备放过郑旻,双方早就在默默备战了,如今得知荆南也已经有了动作,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希夷先生的号召力,梁朝庭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何愁不能灭了大长和,不论是荆南还是梁朝庭与大长和都相距甚远,到最后还是蜀国坐收渔利,王建自然心中窃喜,立刻安排人马。/p
“陛下,普王求见。”内官出现在大殿门口。/p
“宣!”/p
即便是六月天,王宗仁还是披了一件黑色的斗篷,从头到脚都罩了起来,之前希夷先生闭关,墨玉让丁旭带了药回蜀国,当时他吓得不行,又接连派人去了九室岩,墨玉经不起他的纠缠,便自己炼了丹药给他,得到墨玉身亡的消息,他立刻慌了。/p
王宗仁现在几乎与常人无异,除了要注意些日光,白日里也能出门了,身上也鲜少有病痛,来之不易的健康,他不希望转眼就烟消云散:“父皇,儿臣请战!”/p
王建看着跪在殿下的王宗仁,一方面为他的勇者无惧而骄傲,另一方面也有些担心他的身体,关切地问道:“这些日子没有异常吧。”/p
“没有。希夷先生和墨玉子与我有恩,此番郑旻实在欺人太甚,不杀他不足以平我心头之恨。”王宗仁抬头看向王建,满眼坚定。/p
不管是私情还是国情,王宗仁此战必要成行,王建自然知晓长子的心情,便点了点头:“你任副将,听从齐将军调遣,不可违抗军令,否则按律处置!”/p
“谢父皇!”/p
得了这桩差事,王宗仁心满意足地出了皇宫,丁旭已经等在皇宫外了:“王爷,怎么样?”/p
自从之前丁旭从九室岩拿了药回来,王宗仁就把他当作心腹,丁旭连升几级,已经是他身边的一等护卫了。/p
“准备行装吧。”王宗仁直接进了马车。/p
那就是成了,丁旭心中热血沸腾,只要王爷此番立了军功,太子之位就非王爷莫属,而自己也会跟着鸡犬升天,建功立业。/p
....../p
休息了一晚,陶潜又恢复了精神,当他敲开希夷先生的房门时,见他还在奋笔疾书。/p
“先生,你一夜没睡?”/p
窗子上歇着几只鸽子,希夷先生把写好的信放在鸽子脚上的信筒里,然后放了鸽子,看了一眼陶潜,见他好些了就点了点头:“我们走吧。”/p
“我让小二温着酒了,先生喝点酒再走吧。”/p
“不用了,走吧!”希夷先生当先出了门。/p
陶潜看着先生背影,莫名有些眼睛发酸,自从得知墨玉身亡,这一路上先生滴酒不沾,打尖住店也只喝少许的茶水,连饭食都用得少。/p
先生往常的话就很少,如今更是惜字如金,陶潜跟着先生下了楼,小二忙迎了出来:“已经给两位换了两匹快马,干粮和水也都准备好了。”/p
陶潜丢了一块银子给他:“多谢了。”/p
得了银子,小二殷勤地把他们送出了客栈。/p
希夷先生沉默地上了马,打马疾驰,陶潜也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地跟上。/p
“等到了大长和,你直接去找高府的大公子。”路上,希夷先生突然开口。/p
陶潜不解:“为什么?”/p
“此番,蜀王只怕会让普王出战。”/p
轻描淡写的一句却让陶潜后背发凉,当初他不想回蜀国,便让丁旭跟普王说自己在路上死了,此次去大长和难免会碰面,那样实在太尴尬了,先生想得如此周全,他心生感激:“谢谢先生。”/p
希夷先生一挥马鞭,他身下的马就如利箭一样飞了出去,这两匹马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是一等一的好马,陶潜也扬鞭,只希望快点到大长和。/p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