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氤氲灵光(1/2)
苏游看着德方鼎上散发出来的金黄色的毫光,甚是惊讶,他不知道这个光芒是不是这个德方鼎所特有的,还有所有的青铜器都有。想到这里,苏游不淡定啊,如果所有的青铜器都有的话,那么以后只要看这个光芒,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件是不是青铜器。
周围按捺住心中激动的心情,然后又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四周的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之后,苏游又展开自己的绝对领域朝这个德方鼎罩去,没有意外,在绝对领域中,苏游可以清晰的看到德方鼎周围散发出来的金黄色的光芒。苏游调整注意力,想看看这个光芒是怎么发出来的?是不是一些放射线光线?
仔细观察,苏游发现,这个光线并不是物体本身发出来的,也不是开始所猜测的那些物质的放射光线。在这个德方鼎的周围,苏游看到缠绕着一层淡淡的氤氲气体,这些气体很有灵性,但用肉眼根本就看不到,只能在自己的绝对领域中才能观察出来。并且在绝对领域中,这些氤氲气体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柔和而高贵。看来这个光芒和这个德方鼎本身的材质并没有关系,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鼎的外周附着这么一层氤氲灵气。
这个灵气是这个德方鼎所特有的吗?还有所有的青铜器具都有?苏游带着疑问有点不淡定了,他想再去看看旁边的青铜器具,看能不能再旁边的青铜器上也能看到这些氤氲灵气。
找到了金光的来源所在,苏游准备再看看另外的青铜器,看看能不能找到同样的氤氲气体。苏游想起了另外的一个西周物件小克鼎,同样是一件青铜器。
苏游离开德方鼎所在的展台,朝小克鼎奔去,小克鼎所在的地方苏游一大早就看到了的,所以也不需要找。来到小克鼎的面前。苏游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观察了一下这个小克鼎。这小克鼎又叫膳夫克鼎,西是周克氏家族一组礼器中的一只。鼎为圆形,直环耳,方唇宽沿,口稍敛,腹略鼓,兽蹄足。耳上饰有三头夔纹,颈部饰以窃曲纹(波曲纹),腹部饰环带纹,足的上部饰有兽首纹,这小克鼎给人一种雄浑厚重之感。
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小克鼎之后,苏游才准备动手,有了开始的经验,这一次苏游没有怎么浪费时间,而是之间展开绝对领域,朝眼前的小克鼎罩去。
“豁……”没有什么意外,和苏游开始猜想的一样,这个小克鼎也和开始的那个德方鼎一样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苏游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光芒同样是一层氤氲灵气,同样不是这个小克鼎本身所具有的。怎么会是这样了,既然不是因为材质的关系,那怎么会有这层氤氲灵气?想到这里,苏游又仔细观察了一下,想找出这小克鼎和那个德方鼎有什么不同,苏游想通过这个不同来找出这个氤氲灵气产生的原因。
苏游仔细的观察了很久,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却别,都是一样的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咦,光芒?对,有一点不同了!”苏游想到光芒,忽然发现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点不同。
原来,刚才苏游想到这个光芒,然后再心里把两者对比了一下,发现虽然同样是金黄色光芒,但好像这个小克鼎的光芒比那个德方鼎的光芒要淡一些。想到这里,苏游又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应该不会啊?在自己的绝对领域中,怎么会有看错的情况出现?
想到这里的苏游,担心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于是准备验证一下。于是,他又重新走到德方鼎的展台面前,看到周围没什么人之后,苏游又重新展开绝对领域。
没有意外的,德方鼎的光芒又重新出现了,苏游发现这个德方鼎的光芒确实比小克鼎的光芒要浓厚一些。看来自己是没有看错,事情果然如此,这两件青铜器的区别就在这个光芒之上。
既然两者之间的诧异找到了,那么造成这两者诧异的原因又是什么了?虽然前面的疑问解决了,但是另外一个新的疑问又在苏游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苏游在脑海中想了很多,但是都没有像明白。这时,苏游又朝两者产生的时间看了一眼,发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诧异,都是青铜器,产生的年代都差不多。两者都是西周时期的器具。不同的是一个是在西周末期,而另外一个是在中期。
“咦,末期?中期?难道和这个时间真的有关系?”苏游脑海中大胆的猜测道。不会吧?时间差的不是很远,同处一个朝代,最多也就差个百十来年而已。除了这点不同之外,苏游发现并没有其他的什么不同,想到这里的苏游准备还是验证一下,也许真的和这个物件所存在的时间有关系。
既然可能和时间有关系,那么其他朝代的物件应该也会有光芒,只不过光芒的强弱不同。想到这里的苏游打算换个地方,换个其他朝代的物件看一下,以此来判断自己的猜测是不是真的。
就去三楼吧。反正等下也要去三楼看那些书画作品,还不如趁着现在去看一下。想起三楼的书画作品,苏游就想起《鸭头丸帖》,这个《鸭头丸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草书作品,苏游慕名很久,这也是王献之书法作品中唯一的传世真迹,现在藏在这申城博物馆。
没有花多少工夫,苏游找到了这个《鸭头丸帖》,这贴共有两行15字。字数虽少,但是却有真工夫,其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当然这些苏游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如果是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