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郭无为(2/2)
意于霸荣,后杀之以灭口也。”刘继恩“纯孝”,而他的这个同母弟刘继元却心肠歹毒,上任后开始烧火,第一把火烧向世祖刘崇的儿子们,刘继恩杀掉刘镐、刘锴、刘锜、刘锡这四位叔父,刘崇的小儿子刘铣机灵过人,假疯卖傻,侥幸逃过一劫。随后刘继元又想起自己发妻段氏被养母郭氏欺侮过,虽然后来段氏发病身亡,但刘继元却把这笔账算在了郭氏的名上,派腹心人范超在孝和皇帝灵前绞杀了郭氏。
刘继元觉得该死的人都死了,浑身轻松。可惜刘继元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他想轻松,赵匡胤还不答应呢。没过几天,宋军主力就杀到太原城下,赵匡胤写信给刘继元:“尔若知机,朕不负你,拜尔节度平卢军,另,郭无为可守安国军。”郭无为没想到赵匡胤还掂记着自己,琢磨起来:“跟刘继元这个小国寡君实在捞不到多少油水,不如跟着赵匡胤做大镇节度。”动了心。
可刘继元却觉得这买卖太不划算,平卢军地处山东,周边都是赵匡胤的人马,何况赵匡胤也不会让自己掌兵权,被赵匡胤当鸟养着,还不如自做小国皇帝。刘继元手下多不同意,郭无为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开始演戏,拔剑狂号,做自杀状。刘继元不清楚郭无为肚里有几条蛔虫,忙下座制止郭无为,并坐于上,问:“公何苦如此?”郭无为假装好人,叹道:“陛下大误矣,河东军数万而已,怎么能挡住宋军百万虎狼师?不如从了宋主,至少还能保全富贵。”
刘继元知道郭无为动了心,不想陪自己玩了,当然不从,继续死守。并急使告于契丹,耶律璟不敢大意,北汉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十一月,耶律璟遣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率军来救太原,宋军暂时没得手,又见契丹援军前来,只好后退。
从客观形势上来看,郭无为说的很有道理,区区河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顶住赵匡胤,灭亡是迟早之事。只是郭无为劝刘继元降宋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出于私利。历史上那些“为了统一而曲线救国”的豪杰们也都是这样,降敌虽然出于私计,但他们“客观”上却“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肯定“曲线救国”,谁就敢说当时赵匡胤就一定能统一天下?
李存勖何其强?夷强梁,败契丹,扫两川,威震天下,结果如何?刘继元虽然国小兵弱,但在李克用之时,谁能想到朱梁居然被李克用的儿子灭掉?应该应该结合现代的历史发展,再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审视历史,因为历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纯粹以现代眼光看历史,必然会犯下主观的错误。
赵匡胤此时又改变“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决定先拿刘继元开斋,北汉天会十三年(公元969年)二月,赵匡胤亲征河东,留皇弟赵光义守汴梁,大军北上。
此时契丹皇帝耶律璟因残虐好杀人,被手下给杀了,立耶律阮的儿子耶律贤为契丹主。刘继元对此并不在乎,他只在乎契丹的援助,反正继续给你当干儿子,当然,你得帮忙。
宋军北进,北汉侍卫都虞侯刘继业(江湖人称金刀杨令公杨业的便是)、马进珂在团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准备迎战,先派指挥使陈廷山去侦探军情,不料陈廷山临场变节,投降宋军前部李继勋。刘继业和马进珂觉得自己实力太弱,不够李继勋包饺子的,逃回太原。刘继元见二人如此不中用,大怒,夺去二人兵权,软禁城中。
宋军随后赶到太原,大军围城。三月,赵匡胤大驾光临太原城下。刘继元自恃有契丹援兵,不怕赵匡胤,竭力死守太原城。太原是北国重镇,城墙高大坚固,宋军打了两个多月也没攻下来。到了五月,赵匡胤决定请龙王爷来帮忙,掘汾河水灌城,水势汹涌,灌入太原外城,城中一片汪洋,太原军民惊恐万状。宋军划艇攻城,北汉军在城上未进水处设障,宋军一通乱箭,虽然防御工事没有建起来,但汾河水中的水草却因为入水口被堵住,外溢城下,流遍宋营。
北汉宰相郭无为前次没有降宋,这次见赵匡胤亲来,自然不想错过好机会,再次劝刘继元:“亡国在目前,陛下此时不降,日后还有降时邪?”刘继元仗着契丹的力援,觉得还能坚持下去,不听,郭无为很不高兴,准备降宋。太监卫德贵不知道从哪得到郭无为企图越城出降的消息,告诉了刘继元。刘继元火冒三丈:“老匹夫!知道你不是个安份的人!”派人察拿了郭无为,就地处死。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