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天量财富(1/2)
“……敌将也是一马当先,对着杨大人冲锋而来,……看清楚了,这敌将就是号称满洲第一的勇士鳌拜啊!……
杨大人和鳌拜刹那之间就混战在一起……好快,双方的刀快如闪电,卑职根本看不清楚他们的招数,只见一片刀光剑影,剑气成半月形到处飞射,那剑气好生了得,……快看,杨大人挥出的剑气被鳌拜挡开了,那被挡格开是剑气四处横飞,立即把冲锋而来的一名建奴削成两截……
杀啊 ……!!……铛铛……”
其实这都是杨廷鉴的亲兵找的几个兄弟在那里说评书,结果他又说不是专业说评书的,这战场实况就在他一通大吹大擂中诞生。还真别说,崇祯那是听得津津有味,那何况步话机里面还不时传来刀剑的撞击声和喊杀声,更是让人身临其境。
(比如中途岛海战电影,航母在放出战斗机后,也是开着大喇叭的,航母上的留守人员可以清晰地听到前线战斗机飞行员的各种喊声,这种喊声是最起升士气的,真的是让人热血膨胀。)
杨廷鉴的目的达到,他的亲卫想怎么吹就怎么吹,现在杨廷鉴需要时间搬运金银珠宝哦!!!
下半夜的时候,回到营州的四轮马车增加到四百多辆,因为铁手只是负责警戒,并不需要四轮马车,所以铁手就把所部的四轮马车腾空后派遣到了营州。
两趟运载,一共六百多马辆马车,皇太极抢的金银珠宝被杨廷鉴搬空,本来杨廷鉴想给崇祯留一点,可杨廷鉴想了想,还是没有给崇祯留银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杨廷鉴想到地方去任职,不想留在京师,如果崇祯皇帝有钱。肯定不会放杨廷鉴走,如果崇祯和户部没有钱了,崇祯一定会派杨廷鉴去搞那些盐商。
而大明的盐商一般就在扬州一带,扬州就是杨廷鉴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是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工商业极为发达,还有海港和海贸,所以扬州是最有机会实现早期资本主…义的地方。
第二,杨廷鉴也需要银子打造海船。而且是天量的银子,蓝水海军从来就是用金山银山堆出来的玩意儿,没有钱一切都是扯蛋,海上的列强可不少,他们全都是商人加海盗模式,没有蓝水海军,要想掌控世界,那一切都是做梦。
杨廷鉴没有给崇祯留银子,但是却没有动营州那数不清的粮食,杨廷鉴也不知道营州到底有多少粮食。整个西城,有一大半的民房堆放的是粮食。
崇祯登基这四年,在北直隶是没有什么大灾害的,但老百姓还是没有粮食吃,那些粮食在那里去了,在地主的仓库里面,现在好了,感谢皇太极光明正大地把这些粮食抢了过了,杨廷鉴还真没有这个本事和胆量去大规模抢那些士绅的粮食。
等金银珠宝运输完毕,杨廷鉴就让步话机员立即通知金镶玉。让崇祯皇帝派遣亲信会同六部和都察院一起来营州接收粮食,至于营州为什么没有金银这些,杨廷鉴也想好了说辞,那就是早就被皇太极运到关外去了。如果不信,那就派人去把皇太极抓来一问不就知道了。
大明的那些朝廷命官,现在是听到皇太极的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叫他们去抓皇太极,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是不敢的,这就是叫无可查证。就算有人怀疑杨廷鉴把金银私吞了又怎么样,强军在手,就算是崇祯也会装着不知道,这就是实力的好处。
这么多粮食,杨廷鉴可是无法都藏匿起来,再说京畿地区还有很多难民饥寒交迫,他们实在需要粮食来救命。杨廷鉴缴获这么多粮食,就算被官员贪污一部分,只要有三层用来赈济灾民,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向京师报捷吧!告诉陛下,本官在营州劫获大量粮食,同时解救数万百姓,请陛下派人户部,都察院的人来接收营州的粮食吧!
因为本官的骑兵损失矣尽,无法追击皇太极,所以皇太极那酋首把金银尽数带出了关外,实在遗憾。”
杨廷鉴安排完报捷的事情,就立即去巡视营房,探望受伤的兄弟,这都是一个长官关心体贴下属的表现,杨廷鉴当然明白,而他做的更加不错。
第二天一早,杨廷鉴就带着两个步兵营和几百残余的骑兵出营州,直奔五十里外的黄裕口和将军口,这两处就是皇太极入寇的关口,现在杨廷鉴就要去把他堵上,反正就是要把皇太极彻底赶出长城。
当天傍晚,杨廷鉴就赶到了黄裕口,这里关城已经被彻底破坏,地上全是被砸碎的石头,这皇太极做得很彻底,就是不要杨廷鉴在短时间修缮关城,这样一来,就算是虎贲军留在虎峪口一带,作用也是不大的。
既然皇太极已经逃到关外去了,杨廷鉴也是不打算追击了,自己全是步兵,不可能在草原上追击骑兵,那纯粹是笑话,杨廷鉴又不是龙傲天。
既然关城无法修复,杨廷鉴手中这点兵力也不可能分散下来留守,只能把这两处无法修复的关城给放弃了,因为杨廷鉴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立即回兵通州,然后从通州出击,去攻击正在围攻天津的建奴,涿州那边的卢象升暂时就顾不上了,好在卢象升手中有两万多天雄军,应该可以多支持一段时间的。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杨廷鉴回到营州,崇祯派遣前来接收的人还没有到,杨廷鉴根本没有时间等待了,而是留下卢剑星的那个步兵师看守营州,自己带着铁手的那个步兵师和残余的骑兵,径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