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浴血大凌河(1/2)
澎湖那边慢悠悠地打着,而杨廷鉴已经带着一百多艘主力战舰等在了澎湖的外海,就等着郑芝龙的舰队出现,这次杨廷鉴打算一鼓作气,解决郑芝龙的海盗集团。
……
自从杨廷鉴重创皇太极之后,这一年多来,皇太极的确收敛了很多,一般情况下不主动挑衅,因为没有战争的拖累,后金的实力恢复得很快,特别是皇太极发动八旗到深山里面去抓生女真,这些人那就是天生的战士,战力比皇太极手下的shú_nǚ真更加恐怖。
皇太极为了发动八旗旗主的积极性,还专门下令,谁抓到算谁的,用金钱粮食去引诱他们归顺也行。此命令一下,八旗旗主就玩命地玩深山老林里面冲,方法和手段用尽,就是要搞到更多的生女真。
就连皇太极,也派出自己的儿子豪格,带着两万多人马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这些八旗的足迹已经达到远东中部地区。
这三千里路在古代可是不短,后金就在一些交通要道修建居民点,那些归顺的部落就安置在这些居民点之中,这无形之中使后金在远东地区建立了政权。
这可是皇太极的最大功绩之一,由此奠定了华夏今后把远东地区纳入版图的政治基础。
后金经过这一年多的抓捕行动,不光弥补了三次入关损失的力量,反而有所增强,就在皇太极准备又一次入关报仇的时候,大明主动送上门来了。
大明开始第三次修筑大凌河城堡。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崇祯七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
大凌河城虽被金兵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太极没有给祖大寿足够的时间,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便兵临城下。城墙雉堞还没修完,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大凌河之战。他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极这一围,城中的明军只有坐以待毙,如果想活着出去的话,一是靠援军来解围,二是只有投降。而援兵前来,必须与金兵野战于城外。
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看中,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采。
围了不到半个月,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
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阿济格率兵迎敌。这一天上午,雾非常大,几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济格因打了胜仗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明军的第二次增援也失败了。
农历九月,金兵哨探报告明总兵吴襄和宋伟再次率兵来援,皇太极率军迎了上去,途中见到前面烟尘滚滚,便知是敌人的援兵。皇太极与弟弟多铎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进,明军也有哨探,他们发现了这一小股队伍,六千大军掩杀过来,皇太极率身边的二百名亲兵冲了过去,明军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冲杀得溃不成军,紧接着后面大军赶到,又是一番乘胜追击,六千人大败逃归。第三次救援失败得更惨。
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极利用祖大寿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