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少年心思,主母意(1/3)
如今天气已经有些冷,再过不久就是新年。杨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即便是没有前些日子那些事情,如今也不该再有功夫到这样的小地方来串门子,更何况前不久才出了那样的事情,所以杨天勤现在过来,宋家人很是吃惊。
更为吃惊的是,连带着杨大夫人也一并跟着来了!
杨天勤跳下马车对着宋家兄妹熟稔一笑,却并不急着上前,而是转过身恭候在马车门口。
杨寿帮着打开马车的帘子,杨天勤赶忙伸手去扶,就见一打扮贵气的妇人从马车中出来。在杨天勤的搀扶下落地。头上的金步摇微微一颤,依旧保养较好的容颜带着温和的笑容,全然没有大富人家妇人对乡民的鄙夷之态。
“杨、杨夫人!?”宋怡是见过杨夫人的,是以此刻看到,才会惊讶万分。
杨夫人来了,没有人敢乱来了,连几个说话大声地汉子知道这是村长在县城的老主顾家的妇人,全都变得规规矩矩。
杨夫人扫了一眼宋家的屋子,又看了一眼一旁已经快要落成的新屋子,在宋家人礼貌的近乎拘谨的招待下进了屋。
宋怡起先是惊讶的,可是惊讶过后,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钱慕锦商量。钱慕锦才刚刚起床,外面又有许多客人,她自然不能如同往常般随意,应当要梳洗一番。宋怡悄悄溜进来抓住她:“大嫂,杨夫人怎么会过来?”
钱慕锦拿眼睛瞟了她一眼,轻飘飘的丢过来一句话:“你自己没有脑子吗?”
一句话将宋怡噎住。
她咬着红润的嘴唇,开始开动脑筋。
宋怡在钱慕锦的明示暗示的教育下,终于懂得了大户人家的“家丑不可外扬”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她也明白为何当日在公堂,钱慕锦给她的指示是只用将话说到那一步。因为无论是杨家还是周亦琛,都不会赞成将这些内宅私事抖出来。
其实在大齐更早一些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上公堂解决问题的。大家都已上公堂为耻。很多事情,地方豪强势力能够压下去的,基本上是不会继续闹上去。更何况,在闻名全国的“汾城案”发生以前,地方官的考核并不是看你身为地方官,是否有解决问题明辨是非亦或是查案能力来评判,而是看你所管辖地区所发生的事件多少来评判。
换句话说,你的府衙卷宗上一年到头都难得发生几件事情,那才叫“百姓生活富足,相安无事”,以此评判,才是真正的政绩。
而后的汾城案发生后,才有了下访民间的御使。而对于地方官员考核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也因此,告御状的事情渐渐频发。公堂上的案子,也才渐渐地多了起来。
总而言之,宋怡很确定他们在杨家这件事情上做的并不算过分,相反,若是将这件事情隐瞒下来,才是真正的隐藏了祸根。
钱慕锦看着宋怡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用桌上的砚台敲一敲她的脑袋。她拉着宋怡走到东屋的窗口边让她瞧瞧外面的马车。
宋怡看了一眼,懂了。
没有来找茬的人还专程带礼物的吧?
难道……杨夫人是来给他们拜年的?
可是这、这未免也太夸张了!
的确,杨家这样的门第,虽说不是什么贵胄之家,但也是高门大户。杨夫人身为一府主母,又是在这个时候,每日与县城中的亲戚亦或是交好的世家往来走动都够呛,怎么会亲自跑到这样的小地方来?
就算是要答谢,派杨天勤来送些礼已经是极大地客气了,所以如今这个情况,也难免送家人拘谨又意外。
“既然人都来了,那就当做客人招待,战战兢兢的像什么样子,又不是做了心虚的事情,别叫别人看了笑话。”钱慕锦为自己挽了一个松松的发髻,随手摸起桌上一根细木棍儿别到了头发里,将头发稳住。
宋怡听着,认真的点点头,莞尔一笑:“大嫂,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钱慕锦不动声色的看宋怡,就见宋怡大大方方的出门招待客人。
乡里的姑娘比起大户人家的小姐,的确是少了“知书”,却并非不“达理”。比起整日藏于闺阁之中谨守着女子的准则过活的人,宋怡已经在渐渐地改变中胜过了她们。
至少,钱慕锦是这样看。
家中有两位兄长,可是宋怡还是将泡茶看座的事情忙的井井有条,宋大娘因为杨夫人的忽然到访而变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觉得一顿汤圆是完全不可以的。宋怡想了想,笑着凑到杨夫人身边,扬着一张粉嫩的笑脸道:“杨夫人,咱们家是山里的粗野农户,您要是不嫌弃,今儿个中午我给您下厨,您喜欢吃什么,只管说!”
毫不做作的落落大方让杨夫人不禁侧目。
在场,大概也只有杨天勤知道,多年前,自己的娘亲嫁给父亲时,两人也都是穷苦人家的人。如今杨家有这样的家业,都是夫妻两人共同努力出来的,唯一不足的,大概也就是家境富足后,杨老爷已经忘记了当初的誓言,终究还是被那些鲜活又年轻的面孔吸引了去。自从第一位姨娘抬进府中后,杨夫人的心,就冷了。
为何大过年的会跑到宋家来?若不是两位姨娘都让老爷伤透了心,让姥爷身边伺候的丫鬟抢了机会,趁着一个晚上爬了老爷的床,自己的娘又为何想要出来散心?
想到家中的事情,杨天勤只觉得厌恶又讨厌。
今日是府中迎娶四姨娘的日子,另外两位姨娘都被关在了屋里。府中一连发生多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