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热闹(1/2)
看着小姐略懂的眼神和疑惑的模样。春初猜到,大略的小姐肯定是听懂了,但是想问先祖的事情,为什么会把今天定位宦庆日。都说春初是绯色肚子里的蛔虫,绯色想什么,春初都能从她表情中很轻易的猜到。
“齐南未统领这片土地之前,这地方常年战争,百姓们苦不堪言。各个小国大国纷争不断,那时候还没有形成西楚和东夏等三大强国,只是土地上一片混乱。有一位勇敢者站了出来,带领着身旁的人起义,只是为了能填饱肚子。”
春初平静的诉说着那段历史,好像已经融入了时间的长河里,她只是平淡的诉说着这件历史一样。
“那位人就是先祖皇,他带领着百姓过上了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百姓都很敬重他,先祖皇起义的那天是五月初三。”春初解释着,绯色点头,难怪。
今天不是任何的节日,竟然这般热闹,就是现代的国庆节了。只是国庆节虽然放假,但只是少数人和官员庆祝,平民百姓们都过着自己的日子。
除了传统下来的端午,中秋,除夕,那里还过别的节日。只是这里的人竟然这么敬重先祖皇,都已经过去几百年了,还传承了下来。
马车轱辘的行驶着,因为人多的缘故,所以行驶的很缓慢,连专门的管道上都堆积起了好些辆马车并排而行。
坐在马车里,四周不通风,阳光还不是很炙热,所以绯色并没有好奇的欣开帘子,观察着周围。
拿着一本小人书看的起兴,这种书就相当于现代的里面的故事新意。只是缺少了现代的灵活易懂,多了诗词歌赋在里面,经典的让人看了不忍忘怀。
等到了湖边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这是上京城的护城河。宽长,也是码头。行船的也从这里离开,游湖也在湖面上。不过码头距离港口进,而距离她到的桥边却比较远。
需要围绕着河边在走半个时辰,才能看到码头。
而这条长长的大桥,是青石板铺就而成的,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功夫。
绯色拒绝了春初的搀扶,她还没到这种程度。下了马车,等到全部人都下了马车,车夫赶着马车到一旁停住。那里有专门的停车处。已经停了好些辆奢华大气的马车。上面都坐着小厮守着。
绯色像周边看去。顿时倒吸了一口气,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街市。繁华的和现代一比,还略胜一筹。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京河景色的。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或含蓄,货开放的欢楼名字,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绯色挑眉,这种行业不是晚上才做么!怎么白天也放出门来了,还明目张胆的拉人,倒是看出了上京城的繁华。不像是有些朝代一般,规矩甚严,律法超多,防止了一些mài_yín等活动。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各种交通运载工具也在街市上露面,有轿子、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大多官宦有钱人家,行驶的都是马车,少数是轿子,剩下的牛车,人力车等,就是一般人家的交通工具了。而竟然在这里看到了人力车,让绯色特别新奇,还站着观看了一会儿。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人力车也称黄包车,是在民国时期才有的,怎么如今这里就存在了。
她很好奇,不知道这又是谁留下来的一段佳话故事。看这热闹的街市,就能看出齐南的人民安居乐业,过的富满快乐。至少生活是不愁的。
毕竟……,上京城是天子脚下,连乞丐都是少数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或者是残疾人。都不见多少,可见家家户户都是吃饱穿暖的,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
绯色好似局外人,站着观看一代历史的成长,看一个国家的昌容繁盛。不可否认的是,看着眼前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有人都安居乐业着,就算是天子脚下。绯色也为南桐的统治露出自豪之色,要做一个昏君很容易,然而要做一个好皇帝,却是难上加难。
在绯色到来的这几个月中,从没听别人抱怨过皇帝的不是。可见南桐当真对百姓很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