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假道(1/2)
周瑜府邸。
张昭面带忧色,对周瑜道:“公瑾啊,主公想要为兄报仇,也是情理之中,你又何必一直与他较劲呢?”
周瑜轻叹了一声,苦笑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主公报仇心切,若是让他亲征会稽,一旦战事不顺,恐怕他难免意气用事。伯符临终将他托付于你我,我又如何敢稍有疏忽?”
张昭微微点头:“你的顾虑我也知道,不过,现在主公也渐渐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若是一直不放手,难免会招致猜忌啊。不瞒你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开始把各郡的一部分政务交还主公,若是他能妥善处理,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或许,你也该好好考虑一下了。主公虽然倚仗于你,但他毕竟是孙氏之主,如此长久下去,只怕你们之间的裂隙会越来越大。”
周瑜摇头道:“政务若是有所疏失,尚且还有不久的余地,但军事上如果出了差错,后果可不是你我所能预料的!主公少年意气,若是此时把兵权交给他,我实在是不放心。”
张昭闻言,苦笑道:“你的苦心我自然明白,不过主公始终与我们不同,这条路,没有人能陪她一直走到底的,最终,他能依靠的人始终还是自己。”
顿了顿,他又换换道:“当年,他的兄长信任你我,将整个孙氏托付到我们手中;现在,也该是我们信任他的时候了!”
周瑜闻言,沉吟不语,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夫君,叔弼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乔霜忽然出现在门外。
周瑜微微一怔,看了看张昭,后者却只是微微一笑。
“去做你的决定吧!”
......................
“主公,周瑜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周瑜疾步来到了客厅,孙翊早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大都督言重了,我也才刚到而已。”孙翊说着,整了整衣襟,对周瑜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翊此番前来,是来向大都督告罪的。今日在刺史府,众人面前多有得罪,还请大都督勿怪。”
周瑜见状吃了一惊,慌忙上前扶住了孙翊,失声道:“主公,你这是……”
孙翊摇头道:“之前是我太过急于报仇,忽视了很多问题,也忽视了大都督的一片苦心,要不是元直先生指点迷津,恐怕到现在我还在对大都督耿耿于怀。现在我算是想清楚了,自己确实还太年轻,所以为了孙氏的未来,征讨会稽,一切还是都听大都督安排。”
“主公……”
周瑜凝视着孙翊,良久,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缓缓拱手抱拳,郑重的说道:“此次征讨会稽,就由主公亲率大军前往!瑜当坐镇庐江,静候主公捷报!”
“大都督,你……”
孙翊完全没有料到周瑜竟然突然松口了,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周瑜微微一笑,拍了拍孙翊的肩膀:“当年伯符选择相信我们,这一次,就由我们来相信你吧!记住,你是江东猛虎的儿子,是小霸王孙策的弟弟,即使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也一定不能输给他们!”
孙翊呆呆的看着他,只觉得胸中一阵热血翻涌,好一阵,方才狠狠地点了点头!
.......................
建安三年八月,扬州刺史孙翊为报兄仇,亲率黄忠、甘宁、丁奉、太史慈、祖茂诸部,大军一万二千人,浩浩荡荡杀奔会稽。
消息传至山阴,王朗大惊,急急遣使与严白虎讲和,两家合兵万余人屯余暨,共拒孙翊,同时遣使前往襄阳,求救于刘表。
八月中旬,孙翊大军进至钱塘,隔钱塘江与王、严联军对峙。
......................
襄阳,荆州刺史府。
刘表手中拿着一卷竹简,反背着手,焦躁不安的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主公,深夜召我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蒯越、蒯良联袂而至,齐齐拱手朝刘表施了一礼。
“你们看看这个。”
刘表将竹简递到他们手中,淡淡说道。
“孙翊对会稽动手了?”
蒯越眼中透出一丝异色,捋了捋颔下的柳须,摇头喃喃道:“没想到,此子虽然年幼,行事却如此果断,刚刚拿下豫章不到一个月,就对会稽下手了。”
蒯良苦笑道:“王朗、严白虎与他可是有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他小小年纪,能隐忍两年时间,此时方才动手,已经算是很晚了。只是想不到王朗和严白虎二人居然会如此昏聩,大难临头还在火拼内斗。”
刘表沉声道:“且先不说这个了,此次王朗遣使求援,想让我们出兵东进,围魏救赵,你们怎么看?”
蒯越又看了看手中的竹简,摇头道:“照王朗信中所言,此次孙翊出兵不过万余人,我料他在庐江、豫章二郡必然留有重兵,我们若是贸然出兵,只怕非但捞不到好,一不小心还会碰上钉子。”
刘表道:“可我们若是不出兵相救,就眼看孙翊拿下会稽不成?这样的话,下一步,他的矛头可就要对准荆州了!”
蒯良道:“孙翊与我荆州亦有血海深仇,西进荆州是迟早的事情。王朗、严白虎内耗数月,败局已定,主公当务之急乃是积极整军备战,来日举一州之力全力迎战孙氏,方有胜算!”
“嗯。”刘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轻叹了一声:“那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主公!”蒯越忽然沉声道,“此时虽然无法援救王朗,但也并非静观其变之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