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甘草(1/2)
这位王先生二十几年前也是朱州城里名噪一时的才子,今年已经年逾四十了。奈何除了十八岁那年一考成名,考中秀才,之后却再也没有考中过。年龄越来越大了,王先生家中人口众多,多年来因为供他读书,父母妻儿负担了家里的家用。他实在对科考不再抱希望了,这才答应来苏府教书。
每天上完王先生的课后,苏云筝又开始跟着宋绣娘学针线。
宋绣娘是文氏嫁妆里一个铺子中雇佣的绣娘。
文氏送信去给那个绣庄的掌柜,掌柜的就把宋绣娘送来了。说是宋绣娘无依无靠,绣技也很出众,正适合给二小姐当师傅。
流风姑娘在苏云筝心里就是个有些神秘的人物了。
她据说曾是名门之后,因先人之罪,流落于教坊。传闻上京曾有多少王孙贵族为博她一笑,一掷千金。传言,她为人高傲,哪怕对王侯也是不假辞色……
在请来流风之前,文氏就征询过苏云筝的意见,她自己听过韩氏的评价,对流风有了一些了解,还是挺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就是不知道女儿是否能够接受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子当自己的教习。
结果,苏云筝一听这个女子就很好奇,第一个感觉是这个流风姑娘一定不是传闻中那样的人。
不要问她为什么?因为她也只是凭一种直觉,很强烈的直觉。
当然,苏云筝一口答应了请流风来教导她古筝。
教导流风的第一面,苏云筝就想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一身淡绿长裙的流风看着盯着她发愣的苏云筝,拿着帕子捂着嘴,低低的直笑。好像她见到这样的姑娘已经见怪不怪了,开口就道“苏二小姐,莫不是没见过美人?”
苏云筝的直觉早就告诉她,流风与众不同,可是她没想过流风如此不同,如此出淤泥而不染!浅笑的双目如星,肤质细腻如温玉,发稍稍挽起,青丝随风舞动。
美则美矣,却怎么也掩不住她身上的气韵,那是一种闲淡的高雅,有无争的谦和,含舒适的温柔,即使笑意也快能让赏心悦目。
这样的女子,不是美得让你惊艳,是见一面就会不由自主地呵护而不是怜惜的人,是她两辈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如此下来,除了第一次见面,苏云筝闹了个大脸红,其余两人的见面,都是苏云筝很期待的。
学习学习,贵在坚持。
苏云筝为人本就不是个勤奋的,流风也不是每天来,时间一久,就感觉生活变得有些枯燥乏味了。
正巧,文氏跟萧夫人韩氏一起合开了一家药铺,叫致和堂。瑞王朝是有女大夫存在的,文氏请了孙嬷嬷在每月固定的时间坐诊,为妇人看看病。
这样也算让她真正地学以致用,孙嬷嬷来到这里,心也放开了许多,欣然同意了。
苏云筝跟着孙嬷嬷学习了一段时间,对这些倒是挺感兴趣的。时常求着文氏允自己跟着孙嬷嬷去致和堂,认认草药,向孙嬷嬷学习如何为人治病。
后来,苏云筝找到事做了,得空的时候,研究研究棋谱,时不时淘上两本游记话本,解解闷,有时找找史书,多多了解这个瑞王朝的点点滴滴的,小日子又逍遥了起来。
孙嬷嬷带着苏云筝去致和堂坐诊不是没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导,细心的孙嬷嬷发现苏二小姐聪慧有余,天赋不足,惰性还挺重的。
反而苏云筝挑选的丫鬟中,学过医术的甘草是个学医的好料。所以孙嬷嬷将教导医术的重点放到了甘草身上,坐诊也是有些为了让甘草多多接触病人的意思。
虽然有了医术传人,孙嬷嬷也不敢放松对苏云筝的教导,毕竟她还是苏云筝的教导嬷嬷。
文氏倒是没有什么所谓,原本也不指望二女儿在学医上能有所成。女儿以后嫁人也不用自己替自己看病什么的,懂些医药知识,防防身就好。
甘草的天赋,苏云筝认为是遗传的作用,她家有这个基因,她内心也是不想承认自己的智商比不过一个七岁的孩子。
跟几个亲自挑选的丫鬟相处一段时间了,她越来越觉得觉得几个丫头都是有故事的人。
多少年后,苏云筝才知道,为什么甘草那么努力学医,小小年纪,沉默寡言。
原本甘草家里也是开药铺的,祖父坐堂,父亲在她祖父的指导下虽懂医术,却因是难产而生,自幼体弱多病,终是逃不过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二十出头,人就去了。
甘草的娘本就不是心甘情愿嫁给一个甘草的爹,只是她家里看中了甘草祖父的药铺,甘草的爹又是独子,才把她嫁了过来。
守了寡的时候,甘草的娘才刚刚二十,也不顾才三岁的女儿,就卷着细软,偷偷跟着一个富商跑了。
甘草的祖父就因为儿子早逝,本就伤心过重,被儿媳妇这样一气,直接就瘫在了床上。
才三岁的甘草早熟,虽小,却记下了这一切。
甘草的祖父有一个传下衣钵的徒弟叫王大贵,得知师傅病了,自请服侍,也顺势接下了药铺。
虽是存着接下了自己师傅家产的心思,这个王大贵对自己的师傅还算是孝顺,至少对甘草的祖父没有缺医少药。医者名声还是很注重的,为了名声,对他也得照顾好自己师傅和甘草。
不过,他的妻子可就没那么多的顾忌,对自己需要照顾一个既不是爹也不是娘的老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