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农夫山田有点钱(1/2)
“是吗?我老爹这样的话,也说得多了;可到头来,还是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纵使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又能换来几斤柴米油盐?”
朱昔时淡淡地质问了赵小八一句,一看他就是个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儿,自然领悟不到生活的残酷。
顺手将赵小八手中的书,拿了过来,在手间随意地翻弄到一页。蓦地瞧见书上的一行,似乎上面所说,正和她此时的心情想悖逆,又淡淡地说到。
“饭疏食,饮水,曲肱二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话,说的真好听。”
孔子这《论语·学而》中的话,从朱昔时口中说出,真有中震撼人心的感觉。
没想到这肥婆,肚子里不尽是油水,有那么点墨水在的!
“世人真如孔夫子这般豁达,安于贫穷生活?赵小八,别瞧不起老娘市侩,生活要是不斤斤计较些,恐怕我早饿死街头了。”
不徐不疾地坐回老爷椅,朱昔时细致地抚摸在书那泛黄的封面,又径直说到。
“我爹原来是个穷书生,十年寒窗苦读,为得就是有朝一日博取个功名?可大宋朝千千万万莘莘学子,谁不巴望着鲤鱼跃龙门的一天,他老这梦倒是做的浮夸了些。”
挽起双手,抱在胸前,赵小八倒是饶有兴趣地接起话来:“这倒不见得,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指望着金榜题名的一刻,没什么不对。这是读书人的骨气,不是吗?”
“骨气?!”听到这样的话,朱昔时反倒是笑了,倒不是讽刺意味,只是显得有些无奈:“骨气能值几个钱?骨气能管你肚子几顿饱?骨气能换你多少冷暖?像你这样的大家公子,根本体会不到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痛。”
“喂,姑奶奶,你怎么又针对起人来了?我们这谈话,对事不对人好吗。”
赵小八这人,向来听不得什么富贵人家,大家公子哥之类的话。富贵有命,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这也不是人力能决定的。
“小八爷,话虽不中听,可字字句句间我可没在挑你的刺。在你们这些斯文人眼里,平常老百姓的麻烦,可能只是些不入流的鸡毛蒜皮。可你想过没有,这些可是关乎生计的事情,要我们怎么不去计较?”
谁不想过得优雅点,逍遥点?可这世道,人善被人欺,逼得她朱昔时不得不凶悍起来!要知道,她这是在尽力的讨生活,很多不过是无奈之举。
“要不是我娘,靠一手祖传的包子手艺,我们一家子老早饿死街头了。还谈什么雄心壮志,那都是哄人的狗屁!”
朱昔时“啪”的一声,将手中的书合上,又放回了书架中,随口说到:“人还是要活得清醒点!我真庆幸,当时跟我娘学好了一手包子手艺,而不是随了我爹,读了一肚子酸水。”
面对朱昔时发酸的话,赵小八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生活中,有许多想象不到的迫于无奈,而朱昔时只是选择一条比较现实的路而已。
虽然她长得貌不惊人,可朱昔时这自力更生的自强,倒是让人由衷的敬佩。
“多嘴问一句,你父母是怎么去的?”
“多管闲事呗!”
朱昔时脱口而出,似乎并不避讳这档子事情,缓缓朝着阳光满溢的窗棂边走去,然后转过头来说到。
“七年前,太原府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水,我爹娘心一热就上大坝抗灾。当时洪水将大坝冲出了个缺口,太过危险,没一个人敢下去堵口子。结果我那傻头傻脑的爹,毫不犹豫地就跳下去了。”
“哈?!”赵小八也是一头愣,还真有不要命的热心肠,真是太原府百姓之福。
“不可思议吧。我爹就是这样一个傻木的人,不管自己能力多有限,总是冲在最前头的那一个。我爹这一跳,我娘也稳不住了,你跳我也跳,也就跟着去了!结果两个人都没回来......你说他们是不是很傻?”
“你也别太难过了。乐观的想想,他们二老舍身为民,肯定是逍遥极乐天去了。”
赵小八的劝慰说得婉转,人总该是往好的地方想,何必给别人心上添伤疤呢?
“我娘这辈子,都被这个傻头傻脑的爹,给栓死了。十里八乡的大美人,放着大户高官不嫁,非要跟着我这一穷二白的爹,过抛头露面的苦日子,比我爹还要傻。”
“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不失为一种安乐。你又何必耿耿于怀?”
朱昔时看了一眼对靠在窗边的赵小八,执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然一笑。
“所以啊,老娘这辈子最大愿望就是:农夫,山田,有点钱。其他的,都是过眼浮云。”
农夫,山田,有点钱?顿时赵小八被朱昔时这“金玉良言”,惊呆了。
“这......这是哪门子学问?”
朱昔时眉眼一挑,在犯迷糊的赵小八脑门上,敲了敲。
“平凡女人最终极的梦想,一个踏实可靠的男人,有山有田,家里还有点积蓄,有错吗?”
“噗!”
赵小八顿时浑身一颤,这真是他听过最伟大的至理名言,连忙敬仰上:“好想法,好想法!小八受教了。”
“我可担不起,小八爷。既然这么受教,不如说说此刻的心情感想如何?”
“我嘛,经过你悉心指导,这漫漫一辈子算是悟透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农妇,房产,有点权,多惬意啊!”
“噗!”
真是风水轮流转,轮到朱昔时浑身闪,他小子还真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不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