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〇三章 文盲士兵的危害(2/2)
没有,现在士兵到了部队,基本上就是文盲啊!文盲拿起了武器,真的令人毛骨悚然。”王增善叹了口气说:“好吧。我就把这几年的时间消耗在这里。”
强霖说:“这阶段你是主要的讲师,教材也是你来准备。这里的中学和大学教师你可以调用他们,但是课程必须是简明易懂的常识课。把二律背反等等的事务发展逻辑给大家讲清楚,不能单向的革命,单向的原教旨的追求,这些都容易引起极端主义和杀戮。军人就更危险了。”
王增善也开始重视起来,说道:“我就按照,我当兵想干什么给他们讲。保卫家园,保卫和平,保卫民主。”
强霖说:“是的。就是职业军人那套东西,但是我们军人受过太多的革命教育,宗教教育,还有土匪教育,就是很少理性的教育。你至少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思考清楚,这些事情必然走向反面,引来杀身之祸,最后祸乱家乡,累及宗教。”
两个人谈妥事情,强霖就让他去找秦伯卿。就让他们两个人讨论新军文训的时间和进度。
傅维钰跟着强霖几天,看着他做事,不禁奇怪地问:“冯总司令怎么允许你分割他的军队。”
强霖说:“我给他做了参谋作业,告诉他只有西北这个地区,他才能容身。换一个地方,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西北这三年的大灾,根本养活不了他的军队,他的部队就只有饿死,或者去抢别人的地盘,当土匪,最后被合剿。”
傅维钰说:“你在吓唬他么?”
强霖说:“你好好地学习军事吧。这问题都明摆着,我吓唬他干什么?这种情况下,你给我找条路出来?何况他还是基督徒,逼死百姓太多,他也要遭到上帝的惩罚的。”
实际上,后世韩复榘、宋哲元等人投降蒋中正,就是因为军粮。韩复榘在河南就地征粮,百姓上万跪地求饶。只要他拿走粮食,这些人就得饿死。他不拿走,这些人还能多活几天。那还是不拿?
老韩选择背弃冯玉祥之路。他是第一个离开西北军的。
宋哲元肯回西北,但十多万大军,刘郁芬只有几车粮食给他。宋哲元无奈,出潼关投蒋。
刘郁芬真的没有粮食,否则他也不会紧跟着宋哲元,率领西北系甘肃将领逃出西北,进入山西求活路。
但是甘肃让刘郁芬征粮给西北军,造成家家无存粮,没有任何腾挪空间,饿死上百万人。
西北军是西北的大祸害啊,马仲英造反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后来蒋中正利用这个机会,鼓励了马仲英反冯。本来马仲英宁夏失败,已经单身出逃,但是受到鼓励,他再次造反,这次后面跟随他的流民散兵更多了。他造了大杀孽。他们除了抢劫乡村难民,还屠城。镇藩县,就是民勤县的屠杀,湟源县屠杀,都是马仲英领兵做的。马仲英是冯玉祥逼反的,是蒋中正背后支持的,所以这些杀戮算谁的头上?
西北人支持红军,就是因为国民革命军消费尽了自己的道义价值。
始作俑者冯玉祥,最后也没有过上好日子。他后世在应向新生活方式的时候,在船上烧死了,还连累了同行的后代。可是到最后也不知道谁做的!
强霖认为,上帝总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派出更恶的人,惩罚你得罪恶。
傅维钰说:“也许我应该仔细考虑未来的路。”
强霖说:“你做军事侦查参谋吧,专门在军事技术上发展。甘肃的局势,我们稳住这些派别,发展的事情还是我们自己来。如果不稳定这些势力,会造成大规模的城垣争夺战,所谓成吉思汗式的屠城就会发生。”
然后,强令庸琢磨起在河州的杨增新,张凱荫来。
他们有一个流亡的地方政府班子,这个班子是很强的班子啊!
新疆督军杨增新,光绪15年进士,1889年的进士,仕途从甘肃天水县令开始,然后是河州知州,以后甘肃大学堂的提调。
提调,能提能调,那就是校长啊!
而现在的邓家、水家的兄弟子侄,还有现在的所谓甘肃大学者们,就是那时候的学生,桃李满甘肃。
水凌这时候说到:“中国离文明社会,总是差那么一步。”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