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罅隙(1/2)
新华电力公司正在紧张地筹备过程中。
众所周知,一个电厂必备的三个部门是中心电站,独立电站和分流线路,然而比这些更加紧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发电机生产部门。
1891年的电力行业正处于刚刚新起,迅速腾飞的时代。正如21世纪乔布斯的苹果一样,这是一个年轻又时尚的行当,也同样是一个特别需要知识和创新的行当。
每一台发电机,当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已经落后了。譬如最先吃一个口嫩豆腐,尝试着在家里安装电灯的摩根家族,仅仅在半年以后,他们家的发电机甚至电路都得重新铺排。
从这方面看,以更新换代的速度来讲,19世纪末期的发电机改革的速度和成就是惊人的,大概可以和21世纪的手机发烧友换手机的速度相比。
作为一个文科生,顾敏首先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弱点。她决定把技术工作全方面交给新上任的总经理李熙文,自己则短暂地负责后勤和统筹工作。
之所以要负起责来,是顾敏觉得现在无人可用。
19世纪,乃至到21世纪,每个人提起电,提起电灯,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爱迪生了。而罕有人知的是,爱迪生同时是一个企业家,一个务实的发明家。
他手底下的爱迪生电力公司不仅坐拥以摩根家族为代表对的巨额的资金后盾,另外还有非常多的人才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加入到爱迪生电力公司这个大行当来。
金钱,以空间为后盾的顾敏暂时并不稀缺。她稀缺的是人才。
对于19世纪的清末人来说,除了一些像慈禧太后这样的高层人士,在很多底层的老百姓中间,他们对于电的理解大概仅限于天上打雷用的电了,而这一点也不夸张。
大概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刚刚通上电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从来不关电灯,因为她觉得在电灯一明一灭的节点上最耗费电力,所以她几天几夜都开着灯睡觉。直到有一天,一个在电厂工作的侄子告诉她不是这样的,她才明白过来,然后就非常后悔之前浪费掉的钱。
而那个时间,已经距离顾敏所在的清末90多年以后了。
顾敏现在新建的电力公司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识字的工人。
现在不比以前顾敏刚刚创业,没有原始资本的时候了。
当时她初到天津,想要开一家杂货铺,还得三顾茅庐到贫民窟里去请一个掌柜的。
现在,作为买下了半个英租界的地主婆,顾敏要想开一家工厂,那真是分分钟的事情。
美华香胰工厂旁边,工业区最中心的地方,顾敏着急几千个工人加班加点,几天内就盖好了一个巨大的中心电站,算是搭建好了新华发电厂的雏形。
只是工人的培训始终跟不上来,新华电力工厂招人的牌子挂在那里半个月了,招人的标准一降再降,最后竟然降到不需要有电力和物理学知识,只要能认得一千个字,不是文盲就可以了,这么低的标准也只能招够八十多个工人,全部都是顾敏开办的工人子弟班的学生,其中七十多个人都未成年!
然而,最让顾敏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一个最小的孩子,只有七岁大,虚岁也只有八岁,可他却直着腰站在招工队伍里最前面的位置上。看样子,周围的大家对他还蛮敬佩的。
“你过来!”顾敏朝少卿招手。
“你干什么?”
少卿戒备地看着顾敏,生怕她会利用姐姐的权威把自己拉走。
“你往后退什么,我还能吃了你不成。快跟我走吧,别在这儿捣乱了。你才七岁大,电厂的工作太危险。还是上学比较重要,快跟我回去。”
顾敏对少卿说。
“可是姐姐之前给我讲过啦,日本有一个叫做松下的小孩子,他八岁就开始工作,十五岁就当了电力公司的大师傅。他也没有上学,连夜校都没有去过,可是照样成了伟大的企业家,为什么我不可以?”
少卿头一次硬着脖子顶回顾敏。
顾敏自认为对着孩子还是非常讲道理的,她确实有跟少卿讲过这个故事,可她当时只是看他一门心思想考科举,所以就给他讲松下的故事,目的是告诉他这样一个道理:只是并不是越多越好,学以致用最重要,否则,要是向孔乙己一样学成了老学究,那这些知识还是不要也罢。
“松下固然很伟大,但是不过是一个企业的开创者而已,所以他可以不用上学。但是你不一样,你……”你是注定要做总统的人,顾敏在心里补充。
一个不读书的人,他可以成为某个家族企业的开创者,可以成为某个技术行当的领头人,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开国皇帝,但是他绝对成为不了一个文明社会的统治者。
20世纪末期的古老中国,这个正在痛苦地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她最不缺的就是满脑子封建思想的军阀和将军。这正是顾敏希望少卿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原因,唯有教育,才能摆脱他存在于脑子里,刻进了骨血里的传统的封建基因。
“我不管,我就要进电力公司。姐姐你在招聘板上写好的,白纸黑字,不能说话不算话!”少卿今天好像特别执拗,非要闹腾起来。
顾敏终于明白那些有熊孩子的家长的苦衷了,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倔强起来的时候,任顾敏如何劝告,他一句都听不到耳里。到最后,两人终于演变成撕扯大战,少卿拽着工厂的门不丢手,顾敏只好拉着,拽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