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2(1/2)
周老爹早上到铺子里,掌柜见只有他一人前来,还奇怪地问了一句:“南生和小荷咋没一起来?南生要赶早起程呢,小荷却是卖货的好手,如今铺里忙,缺不了她。”
俗话说家丑不外扬。儿媳妇犟着要分家,连休弃的话都说出口了,当然也算一件家丑。周老爹是老式传统男人,纵使满心不痛快,对不省心的儿媳妇和怕老婆的三儿子都窝了火,到底也没有跟这个相识十几年的老伙计说太多,只简单答了一句:“小荷被诊出怀了身子,不用她做事了,南生把她送回娘家待几天,估计一会人就赶到了。”
“老哥家里又有添丁之喜了,恭喜恭喜。”宋掌柜察言观色,看出老东家脸上喜色不多,因此三言两句就绕了话题,谈起了这一趟押送的货物。
那位邻县的行商生意做得大,这一趟要送货的除了他们周家,还有旁的商铺一起押送货物。几家之前都商定好了,今日一起装货起程,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因此这一早上周老爹和宋掌柜两人忙得脚不沾地,清点货物装车,间或散客上门,也要招呼秤货。饶是两人做事经验丰富,可到底都是五十张的人了,早年吃苦又多少上了身体根本,因此把几百斤货装好车后,两人都喘着大气坐在凳子上,一时都不想动弹?一?本?读?了。
周南生一路从唐家村急赶,这时一头热汗地赶到了。进了铺子见两位长者疲累的模样,赶紧去端了两碗水给他们喝。“爹,宋叔,让你们等久了,我这就准备起程去。”
周老爹原本恼怒他出门在即,不想着利落整装,偏偏跟个媳妇唧唧歪歪,眼看着都快耽误时辰了,他心里窝了火,有心想骂儿子两句,又怕出远门的人听了埋汰话不吉利,因此纠结一番,只道:“换洗衣裳和干粮都裹好了吧?那就赶紧了,齐家香烛铺的人都来催两回了,这回你收拾齐了就走吧。”
宋叔在一旁笑道:“倒没有那么十万火急,说两句话的功夫还是有的。”他早年是常常在外行走的,之前已经跟周南生传授过经验,这回又捡了要紧的道理交代他,末了拍拍他的肩,鼓励道:“我听说南生要做爹了?那可是大喜事。不过好汉子养家糊口走天下,你趁这回练练手,日后把生意做得更大,让家里老小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哎!”
周老爹看着比自己还高的儿子,心中也生出一丝担忧,他拍拍儿子的肩,道:“你是第一次出远门,安全为上……这回爹给你找的老赵头是一个赶车的老把式了,方向走道的事你多听听他的意见,或者有事多跟其他铺子的掌柜商量,人家都是这一行当的老人,见识比你多,你不懂就多问……好了,走吧,一路顺风!”
老赵头其实年纪比周老爹还略小,只是他脸庞黝黑且皱,数年前就让人误以为他是一名老叟,偏偏多年来市场上的人都见识过他两只干瘦的胳膊力大无穷地搬重物。这回周家雇他帮着送货,雇银合理,老赵头很乐意在年前赚上一笔,故一大早就来了铺子帮着装货。这会他笑眯眯地在旁边看着他们父子话别,末了才提醒道:“少东家,时辰不早了,咱走吧。”
“哎。”周南生拜别老父,跟着老赵头赶车去城头跟其他押货人集合,“赵叔,您叫我南生就好,这一路人就劳您多照应了。”
“后生真有礼貌,”老赵头哈哈笑道,“你放心,我老赵头赶了大半辈子车,稳着呢,觉得平安顺遂帮你把货给送到了。
周南生笑着答谢。
这位邻县的商人生意做得极大,据说有好几个铺子分别卖不同种类的商品,要是周家以后能搭上他的线,一年少说也能向他销个两三千斤的干货。
因此对这一趟押货,周家不能说不慎重。
到了城头,旁人家的货车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几个押货人都是市场人久见的熟人,周南生一一打了招呼。
“南生。”
周南生回头,招呼他的是自家七伯娘张氏,她身后他两个堂哥春生、秋生从板车上卸货,抬头叫了他一声就干活去了。
“伯娘,”周南生与他们招呼,“你们这是……”
“咱送货来的,”七伯娘喜滋滋答道,“齐家香烛铺子几天前急火火跟我们家定了两百对大烛,五百对小烛,我们之前的存货在这年关都卖得七七八八的了,一家人接了单子日夜赶工,好不容易这会凑齐了就赶紧给人送来。”
那边春生兄弟从自家板车上卸下了货,给齐家掌柜验了数,春生兄弟俩又帮着把货码上齐家的驴车,齐家掌柜就来跟张氏结账。张氏也不避讳南生,笑眯眯数着荷包的银两。
“咱家今年也要过个阔气年了。”张氏喜不自胜地说道,“南生,伯娘家比起你们家还是差得远,不过咱也满足了,这蜡烛生意势头不错,这样做个几年,保不齐咱家也能换一座青砖房。”
周南生笑,“咱们这地方喜欢过节令,香烛用得多,伯娘家生意肯定越来越红火。”
“承你的吉言了。”张氏笑道,“你这也是要去邻县吧,伯娘就不耽搁你了。你路上多注意身体,好好吃饭,啊?”
“哎。”
终于还是启了程。接下来几日枯燥赶路,偶尔饭点遇到客栈,才能吃上热饭时。所幸的是这年头日子太平,他们几辆车结伴走路,并没有遇上讹钱的地头蛇。
路途遥远枯燥,老赵头就同周南生唠叨自己的老婆孩子,“家里那个老婆娘,”他这样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