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章 饭岛爱的家事(2/4)
方妙手吴家,人家不就是制作玻璃的世家么,只是这时候的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如何把玻璃做得美仑美央,他甚至不需要去欧洲的威尼斯去绑架那些被死死保护在孤岛上的玻璃工匠们,他只需要把这个理念给天方妙手吴家的家主一说,就成了。别忘了,他姨母已经在苏州收过人家吴家送上来的股份。不要把古人想象的那么不堪,古人有很多技术,后人也无法掌握,这说法不但天朝有,海外也有,譬如二战以后,整个欧洲的教堂被破坏得差不多,西方世界这才发现。那些教堂中十一二世纪做出来的染色拼凑玻璃窗技术失传。当时的专家试图仿制,却根本仿制不出来。
所以当初在苏州乖官因为姨母收了吴家白送的股份,虽然明知道吴家送上股份是为了求庇护1,。却还是觉得白拿别人东西不好,于是就给吴家的家主提了一嘴,你先做个铁的桌子。再把烧好的玻璃往上一浇……
那位吴家的家主当时就妙目一亮,要知道这时候吴家已经能烧制天窗,只是,用的并非乖官所说的这个法子,都是手工制作,而且只能做小块的。成本颇高,但是若说技术多差。未必见得,这就像是后世的脑筋急转弯,第一次接触脑筋急转弯的人,往往没法接受那种无厘头式的思考,会被绕进去,但你要说会脑筋急转弯就表示多么聪明,那真是见鬼了,说白了无非就是正常人不会往那个方面想而已。
故此乖官说的法子未必真就管用,但是他这么一说,无疑是给吴家的家主在思想上开了一扇窗户,至于具体怎么去做,那是人家的事情,乖官这个外行可没想过要去指导内行。
吴家家主因此就带着一批家中的妙手工匠直接到了天津,这天津如今可是繁华所在,静官儿主持的东印度公司,大半时候,却是要在天津公干的,这吴家家主一烧制出大块的平板玻璃,就给国舅爷报喜,国舅第一句话,把吴家家主给吓了个半死。
当时的玻璃,价比黄金,你听说过拿黄金盖一个种植蔬菜的大房子的事儿么?
要知道,一直到1917年,欧洲都在收取窗户税,普通人家哪儿用得起玻璃,而如今乖官这个飞跃太大了,拿玻璃去盖房子,这对当时的人来说,绝对是天雷滚滚。
乖官就告诉她,我又不需要你们精工细作,但凡透明的能透光就成了,也不是全部都是玻璃盖房子,就是朝南的半斜房顶上拿木头打成一格一格的,铺上玻璃太阳光能照进来,保持里头温度,就这么简单,具体的我也闹不明白,反正你也别给我弄得跟进贡给皇上的贡品一样儿,我只需要一个字,便宜。
吴家家主很想告诉国舅爷,便宜是两个字好不好,尤其是,玻璃一直都是价比黄金的,你这个想法,奴真心接受不了1,。
今人若是生活在古代,最大的痛苦绝对是没好吃的,尤其是北方,一到冬天,那真是没什么吃的,地里头能长得出来才行啊!当然,当时也有暖洞子,也就是温房,不过那是烧木炭保持温度,种植出来的蔬菜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明代有明人笔记可证实,当时有谚云,说的就是冬天北京城卖的衅瓜,这三金说的是三两银子,一根衅瓜就是三两银子,成本之高可想而知,此外还有韭芽之类菜蔬,但是,跟后世比较起来,终究是差的太远了。
乖官对吴家家主提的这个要求在吴家家主看来,实在是很非礼,可是还不得不去做。
事实上,玻璃的成本并不算高,这就跟瓷器差不多,瓷器有乖官从扶桑抢回来的天目曜变这类国宝,也有路边上十几文钱一个的大茶碗,它们实际上都是土烧出来的,玻璃也是如此,不就是沙子烧的么,乖官的要求的确也很简单,你给我往便宜了整,越便宜越好。
人都是逼出来的,吴家家主在乖官这么无耻的要求下。还真就给弄出了便宜的玻璃,并且做成了大明朝第一例温室。
乖官来天津,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他给老街坊们每户人家都弄了一份股子在这里头,也算是报答当年老街坊们,只是,看着老街坊们的眼神,让他觉得有点不舒服而已,他要的是亲近,而不是尊敬。不过如今他也知道,想回到以前那样,却是再也不可能了。
想到此处他就叹气,伸手在静大香头肩膀上拍了拍,又叹了一口气,就说:“我哪里是需要他们感恩戴德,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如你这般嬉皮笑脸的,没个正形……我说老静啊!你这园子修的不赖啊!这才一年不到罢!看来你本事当真不小。”
他这番话,把这厨子吓得顿时出了一头的油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乖官到了天津1,。住了就是静官儿在天津的园子,静官儿如今是东印度公司的头脑儿,一把手。在里头占着股子,又是朝廷工部的官员,可谓是意气风发。他有时候回想起来,一年多前,自家还在扶桑九州岛上卖拉面,以为一辈子也回不了中原了,就在扶桑这海外蛮荒小岛上度此余生了,没想到。碰上了贵人,抱住了国舅爷爷的大腿。如今更是朝廷命官,连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瞧见自己也要脸上堆笑,这哪里是他一个漕帮的大香头以前能够想象得到的。
那户部尚书能不对他满脸儿笑么,任谁拿着几百万两银子问,户部尚书都得满脸堆笑。
历史上万历皇帝开矿税,背了五百年的骂名,才在皇家内库积攒了七百万两银子,你说说这工部和户部的尚书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