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蒋小朋友的童年(1/2)
智商太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个问题蒋子卓自认算是有发言权,只是,对他来说体验并不是很好。
他从出生就不喜欢哭闹,每天只是静静的看着大人忙碌,大人都说他很乖,好带,蒋妈妈对比也非常认同,喜欢抱着他,亲着他脸,感叹自己生了一个省心的儿子。
蒋爸爸是一个实务派的公务员,胸怀天下的那种,不论身处什么职务都一心要做好,做到极致,这样的做派,注定了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家里,放在妻儿身上。
蒋妈妈对蒋爸爸的工作方式表示理解,因为,她也同样是一个工作狂,身为一名心脑血管科室的外科医生,她同样有看不完的病例,做不完的手术。
有着这样的父母,蒋子卓的童年注定是孤独的,他在父母身边待到三岁,就被送到了京城的爷爷家。
在那里,爷爷永远是不苟言笑的冷硬的表情,奶奶虽然会笑眯眯的和蔼的看着他,关心他的冷热痛饿,可是,奶奶身边还有好多他的兄弟姐妹需要奶奶去关心。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对于他这种永远是静静的,不哭不闹的孩子而言,被忽视的时候永远比被关注的时候多。
他小小的年纪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看风景。他一直以为身边的兄弟姐妹跟他都是一样,直到一个周末,家庭聚会。
大伯一家,叔叔一家,姑姑一家全都过来了,他身边的原本还在挖坑掘土的那些兄弟姐妹全都一声欢呼冲到自己的父母身边。
他看到大伯母不嫌脏的从口袋中掏出手绢,给那个只知道整日流鼻涕的堂哥擦着脸上的土,擦完又把他抱着怀里,一句一句问着最近都做了什么,吃了什么。有没有听话。
那个平日里皮的要死的堂哥就那样乖乖的窝在大伯母的怀里,一脸幸福的叽叽喳喳。一点点大的蒋子卓小朋友突然觉得这样的一幕又陌生又刺眼。
他稚嫩的心里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不然,为什么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抱过自己。这样轻柔细语的跟自己说过话?
这样的认知让年纪小小的蒋子卓小朋友很受伤,越发的不喜欢说话,每日里只躲在房间里,再也不跟那些兄弟姐妹一起玩耍。
四岁时,爷爷开始给他们开蒙。他跟其他几个小孩子每天上午和下午都需要学习一个小时。智商高在这一刻得到体现,其他孩子需要学几天的内容,他一个上午就能学会,别的小孩子需要背好多遍的弟子规三字经,他背两遍就不会再忘。
他这样异常出众的表现直接引起了爷爷的关注,不仅给他开小灶,对着他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引起了其他小孩子的严重不满。
小孩子本就是善嫉的,他们需要的是同样多的笑容和温暖。就像奶奶做的那样。
爷爷的偏心让几个小孩子开始排挤小小的蒋子卓,吃饭不要跟他坐在一张桌子上,睡觉不要跟他睡在一张床上,就是看电视也要霸占所有可以坐的位置。
小子卓虽然不懂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但他是一个听话又善于忍耐的孩子。
直到有一天,又一次的家庭聚会,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到齐了,只除了蒋子卓的父母。
几个小孩子一边抱着自己的父母,一边挑衅的看着只有自己一人,默默的坐在一旁的蒋子卓。
吃晚饭。爷爷将蒋子卓又叫到身边,嘘寒问暖,还给他夹菜,这简直让大伯家那个胖墩堂哥不能忍。他跳起来指着蒋子卓大叫。
“你爸爸妈妈都不要你了,就算爷爷喜欢你又有什么用。”
这句话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四岁的蒋子卓小朋友,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心中委屈,滑下座位,大哭着跑开。
没有孩子不可求父母。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
大哭之后是一场大病,高烧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周,不论生病时多么的难受,蒋小朋友都没有哼过一声。
他只是比从前更加沉默,所有人都知道他想念自己的父母,包括,蒋爸爸蒋妈妈。
在蒋小朋友病好的第三天,蒋妈妈风尘仆仆的赶到京城,一进门就将他紧紧的搂在怀里。
妈妈身上的味道永远都会让小孩子沉迷,蒋小朋友窝在蒋妈妈的怀里,终于又一次大哭了起来。
蒋妈妈来京城的第二天,又匆匆离开,不过,跟她一起离开的,还有蒋小朋友。
只是,回到父母的身边,他依旧没有得到想要的陪伴,蒋爸爸和蒋妈妈都太忙了,忙到他依旧只能一个人。
白天上幼儿园,下午放学时会有保姆来接他,生活和从前相比没什么变化,只是,从京城回到了丰城,日子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划过。
蒋妈妈只能在节假日期间才会带他出去玩,出去也都是去商场和批发市场之类的可以给家里添置东西的地方。
有时,蒋妈妈觉得带着他实在不方便,出门前就会跟他商量,几次之后,蒋小朋友只觉得自己被父母嫌弃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智商高在这个时刻又开始体现,他的心思开始越发的重,他会慢慢的去思考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他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是不是自己离开他们,他们会觉得更开心。。。
蒋小朋友想这些的时候,谁都没有告诉,他也没人可说,他跟保姆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终于,在蒋小朋友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六岁生日的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