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3节:第二章 (1)(1/2)
第一篇
第二章
一九七四年七月,于志坚高中毕业了。那时,上大学同样是由组织推荐选拔;因此,农村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就必须回乡务农。
公历七月,夏收夏种已经结束,这时已进入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烤得地上发烫。生产队的农活进入田间管理阶段。于志坚今天在稻田里拔草,明天在棉花地里喷药,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田间地头。稻田里拔草会把腿和胳膊划破;棉花地里喷药会把衣服全部打湿。一向赏识他的老队长赵义成关切地问道:“志坚,能行吗?”“没问题,赵伯!”于志坚爽快地回答。“好娃子啊!”这是赵义成夸奖他的一句口头禅。
那时,在农村,阶级斗争这根弦始终绷得很紧,通过抓阶级斗争来促生产。赵金学这个有点文化的五类分子子女说话还不谨慎,喜欢顺口溜。生产队有一块冷浸田秧苗长得不太好,可草还比较多。一天,在这块稻田里,他当着社员们说:“远看一片青,近看不几根,走到跟前看,草比稻子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传到了民兵排长赵乐金耳朵里,他很快就上纲上线了,这是在污蔑社会主义大集体,有意攻击社会主义,就迅速报告到大队民兵连长史勇兵那里。民兵连长就向上级驻村领导汇报,领导决定召开批判大会。会场就安排在大队学校院内。大队所有干部群众都参加,并把大队所有五类分子都集中过来接受教育。批判会这天,上级驻村领导,大队书记王有才,民兵连长史勇兵等在主席台就坐。大会有王有才主持。当王有才宣布批判大会开始,民兵连长就大声喊:“把赵金学押上来。”两个民兵就迅速把赵金学带到主席台前预留的一块儿空场地上。其他五类分子也都自觉地跟了上来在赵金学后面站成一排。紧接着王有才说:“下面请上级领导讲话,请鼓掌。”在一片很短暂的掌声之后,上级领导开始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是对我们的阶级敌人赵金学进行彻底的批判,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不能让阶级敌人有可趁之机。他们污蔑我们的集体生产,还想回到过去的分田单干,那是痴心妄想。我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上级领导讲话过程中,会场的群众有织毛衣的,做鞋垫的,还有眉来眼去的。这会议社员们参加的太多了,都习以为常了。领导的讲话大同小异,都是那老一套,社员们都听腻了,但还是要参加,因为这也算是出工,要记工分的。于志坚这个刚毕业的高中生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邻村的人尤其是那些爱做媒的人插入赵营村的人群中,找到熟人朝着于志坚那里指指点点,指着问着。这分明是在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突然,民兵连长大声吼叫:“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便走动,遵守大会纪律!”会场里暂时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批判会结束后,赵金学被带走要去接受一段时间专门的劳动改造,最脏最累的活在等着他。
这天晚上,和于志坚从小就在一起玩得好的赵金德来找于志坚。从学校回来后,他俩还没有专门约在一起谈过心。二人走出了村子,漫步在乡间的大路上。赵金德的父亲因解放前当过伪保长,“□□”期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于志坚说:“金德,你说话可要谨慎,你看赵金学多不划算,只图一时的嘴快活,惹出多大个事儿。我在想,实际上他本意不会是有意攻击社会主义,可经过领导们一上纲上线问题就大了。你可听到了,领导们讲的多玄乎。”“志坚,你放心,我不能再给我父亲添乱子了,他经常受到批斗,我再去雪上加霜,真是不想叫他活了。另外,为了我的婚姻大事,我伯和我娘都快急疯了,怕我越大越不好办。为什么迟迟不让我姐找婆家,就是想用我姐换亲,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最近已通过媒人和杨庄一家定了亲。我有啥说的,关键是我姐不愿意对方。她为了我又说不出口,精神压力非常大,成天闷闷不乐,萎靡不振。我怕这样下去会出事儿。”“这事儿也真是的,太难处理了,你们姐弟俩也真够倒霉的了。不过,你可不能再想不通,要振作起来,不能再给你姐增加心理上的压力。她一时的想不通,时间一长也许会慢慢好起来的。”“志坚,爱情、婚姻是人一悲子的大事儿。我知道,我姐有她心爱的人。”于志坚唉声叹气地说:“唉——,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历史上有问题,能连累他一生,这还不说,子孙后代都被连累上,也真是有点儿想不通。”“志坚,我已经慢慢想通了。你看那些想不通的包括一些老革命,都自杀了。我们农村不有句俗话吗,‘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金德,说得好,你不愧是经受了挫折的人啊!坚强、自信,有理想。我要向你学习,尽管我读的书比你多,可社会知识比你差多了。”“志坚,我们俩谁不了解谁,可以肯定地说,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不是我夸你,村里人那个不夸你。”“金德,我俩在一起不要相互吹捧了,说实在的,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不管是干什么,都要好好干。出身不由己,主要靠自己。”“志坚,说句真心话,向我们这样的家庭,除了你,谁还能对我这样,不受歧视就算不错了。”
夏天的野外,一阵阵晚风迎面吹来,和村子里相比凉爽多了。稻田的青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