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篇之杜康(续)(1/1)
5城头山史实的证明
酒器
酿酒历史源远流长。1990年津市涔澹农场一座商代墓葬中,出土了一铜爵和一铜觚,这是常德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的酒器。常德酿酒最早究竟出现在何时?至今尚无确切的记载。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载有一陶觚和一陶温锅,它们出自澧县城头山周边地区。这两件酒器,没有任何纹饰,极具原始性。城头山是目前中国第一古城,两件酒器应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史前酒器。
特征
该陶觚泥质灰陶,高11厘米,呈喇叭形,高圈足,在其颈根和足根套接处饰一周凸弦纹。这件陶觚比津市涔澹农场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铜觚要早1400年左右。因为陶觚是铜觚的鼻祖。铜觚发端于商代,陶觚直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觚为饮酒器,其用途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该温锅泥质黑陶,类似如釜形。高8厘米,口径10.5厘米,口沿外折,倾垂腹,环底内凹,与炉的凸缘形成子母口,便于置于炉上。温锅的功能在温酒,把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锅中添酒,即可给酒加温。此陶温锅与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所载屈家岭类型特征**物“陶锅”极为相似。常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龙朝彬将其断定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关于这两件原始酒器的产地,原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愈伟超先生指出:城头山中心发现了8座陶窑。这有可能当时的陶器都是由这个中心生产出来的。城头山的陶器不仅是供应城内需要,还为了自己城内生活而去和别人交换。因此,城头山周边地区发现的这两件酒器,应出自城头山。
起源
酒器的起源,当与人类开始酿酒有关。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据城头山古城址的发现者、澧县博物馆曹传松先生讲,此地还发现有斟酒器陶鬶和贮酒器陶瓮。城头山古城内遍地可见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陶片和文化堆积。城头山城始建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屈家岭文化时期又经过两次筑造。陶鬶、陶觚和陶温锅的发现,说明城头山及周边地区,5000年前饮酒已相当普遍和讲究,酒文化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
城头山作为常德地区酿酒发祥地,是以稻作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因为稻谷“可饭可酿”。
1997年,专家在对城头山东墙进行解剖时,在6000年前的城墙下发现了三丘古稻田,为目前已发掘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同时彭头山又首先发现了超过8000年的栽培稻材料,八十垱遗址的发掘中也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稻作农业新材料。它距今约8000年左右。尤其是出土稻谷和大米1.5万粒以上,数量超过了国内已有发现的总和。这三座遗址均在城头山及其周边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头山人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据考证,城头山是中国第一座古城。无论从规模、从功能、从工程规划施工来看,它已经属于“城”的范畴。当时,城头山在澧阳平原上与其它聚落比较起来,可谓鹤立鸡群。它显然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号召力,确曾统领一方的政治中心,即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说的“古国”。城中必有市。陶鬶、陶觚和温锅的使用大多与市场相关。因此,城头山城具有商贸市场属性。或许,这里就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常德地区最发达的商贸市场之所在。特别是陶温锅的发现,证明在城头山已出现了酒肆。所谓酒肆,指酒店或酿酒手工作坊。《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汉书·食货志上》:“开市肆以通之。”据文献记载,我国卖酒行业始于周代。《诗经·小雅·伐木》记载:“有酒湑我,无酒酤我。”现在看来,常德卖酒行业的出现可大大提前。“酒温香浓”,古人饮酒一般以温为宜。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云:“缘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描写冬天温酒而饮的情景。城头山酒肆的具体运作情况现无法考察,但我们发掘城头山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它的存在。城头山的城墙守住了8万平方米范围内的聚落,带来了安全和繁荣。这里人口密集,居室密布,堆积深厚,遗物既多且好。它充分反映了城头山城中商贾云集,货物充盈的情况。
最悠久的酿酒历史
据《常德地区志·酒志》记载,常德民间酿酒业供奉的酒神是杜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酒”字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旧时,常德糟坊老板在酒房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每年正月,各家酒坊都要举办杜康酒会。据考,杜康这个传说人物所处的时代,最早不过尧舜时期,算来也不过4000多年时间。城头山周边地区发现的陶觚和温锅,距今已有5000年。这一发现表明,常德酿酒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名贤篇终了~,明日请关注诸子百家系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