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 儒家孔门之端木赐(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66421/

儒家孔门之端木赐(续)(3/4)

听说大王将要发动正义之师,讨伐强暴,扶持弱小,困扼残暴的齐国而安抚周朝王室,请求出动越国境内全部军队三千人,勾践请求亲自披挂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甘愿在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险。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十二件,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用来作贵军吏的贺礼。”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子贡回答说:“不可以。使人家国内空虚,调动人家所有的人马,还要人家的国君跟着出征,这是不道义的。你可接受他的礼物,允许他派出军队,辞却他的国君随行。”吴王同意了,就辞谢越王。于是吴王就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化,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晋非常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俘虏了七个将军的士兵而不肯班师回国,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和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雄,晋国人攻击吴国,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作战。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连城门都守不住了,于是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7大宗世系先祖传说时期世祖黄帝世祖昌意世祖颛顼世祖称世祖卷章世祖吴回世祖陆终世祖季连世祖附沮世祖穴熊西周至春秋时期世祖鬻熊,仕于周,为文、武师。世祖熊端木世祖端木典此段世系失考10世祖端木舒,智勇绝伦,随平王东迁。9世祖端木彻,周大夫。8世祖端木缄,周大夫。7世祖端木适,周大夫。6世祖端木迟,周大夫。5世祖端木容4世祖端木宿3世祖端木广单,卫献公聘为客卿。祖父端木丕父端木巨,仕卫灵公。端木子端木子,端木赐,字子贡。后裔第2代端木炅,仕于齐为卿相。第3代端木叔,藉其先赀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宾客在庭不绝,声乐奉养之余,散之宗族邑里,不为子孙留财。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一国之人受施者,相与赋而藏之,反其子孙之财焉。假干生称之曰:“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第4代端木圻第5代端木静,仕于鲁为下夫夫。第6代端木乿第7代端木坚第8代端木煐第9代端木肇,避秦始皇焚坑之祸,去端字而姓木,隐于鲁。生二子:平、庚,长无后,以幼为宗。第10代端木庚,字子西,仍复姓端木,回原籍。第11代端木丛第12代端木敬第13代端木颖,贫而乐道,不慕荣利,教子有义方。第14代端木质,字舍文,汉博士,通五经,尤善《书》。第15代端木需第16代端木伟,生三子:诩、融、轩,长无后,以次为宗。第17代端木融,汉光武拜议郎。第18代端木岱第19代端木和第20代端木长第21代端木克勉第22代端木庠,字文序,才高博洽,为世大儒,与孔融并显于时,魏文帝屡召不就。第23代端木发第24代端木侃第25代端木从矩,晋举孝廉。第26代端木中,习儒业,见祖墓荒芜,率族人修理。生二子:智、敏,长无后,以幼为宗。第27代端木敏第28代端木炳第29代端木栋第30代端木韶第31代端木元震第32代端木昂第33代端木如松第34代端木良第35代端木修第36代端木欣第37代端木来麟,生三子:识、让、讷,长、次俱无后,后,以幼为宗。第38代端木讷,唐元宗时官中书舍人、紫薇郎。开元27年追封子贡为黎侯,因修祠墓。第39代端木祥第40代端木亮第41代端木硕第42代端木辂第43代端木裕第44代端木范,多学善书,家赀巨万,重修祖祠宇,凡族中有贫乏不能婚葬者,皆资助之。又设学以教族中子弟,使无愧于先贤后裔。第45代端木肃第46代端木赫第47代端木嘉第48代端木度第49代端木整第50代端木高,宋政和5年都水使,孟昌龄至濬州凿大伾三山两河,建天成、圣功二桥。高请修专祠,从之,建祠浮山,使高掌管以供祀事。第51代端木杉第52代端木法祖第53代端木云程,生三子:璧、珏、珳,长无后,以次为宗。第54代端木珏,字双玉,好学多才,瑰玮倜傥,不拘细行,济困扶危,时人称为博济翁。第55代端木本第56代端木贞第57代端木存德,元文宗时为尉氏县儒学教谕。第58代端木郎,随父任,因留于尉氏县。第59代端木歆第60代端木坦第61代端木贲第62代端木甘棠第63代端木杰第64代端木大猷第65代端木铸,字宜范,善岐黄,寿百有五岁。第66代端木正,好学博古,兼精医学。万历间避寇乱,寄居济宁,衍圣公使主庐墓堂奉祀。第67代端木尚儒第68代端木文献,字叔尼,清顺治3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
状态提示: 儒家孔门之端木赐(续)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