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抓人(1/2)
杨鹤笑道:“现在天气渐渐转暖,咱们可得抓紧时间开荒,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搬迁百姓,把他们安置下来,然后开荒。”
张凤奇点点头:“是啊,要不抓紧,就会误了农时,那今年恐怕就一点收成没有了。”
“安置百姓,还要请县尊大人多费心了。”杨鹤拱手道。
张凤奇摆摆手:“此乃下官本分,杨千总无需客气。”
沉吟了一下,张凤奇接道:“杨千总,不瞒你说,这些百姓下官已经给他们登记造册,也给他们划屯而居,不过其时不知杨千总另有安排,因此很多事情并未考虑。”
杨鹤抱拳道:“是杨鹤考虑不周,给大人添麻烦了。”
张凤奇摆摆手:“倒也不算麻烦,只是不知杨千总要如何给这些人分屯?”
杨鹤忙道:“就按大人的安排吧,这样也省得麻烦。”
张凤奇笑道:“这样也好,这样咱们就只需把杨千总购置的土地划分成屯,然后把这些百姓按照原来的划分搬迁过去即可。至于里长的人选,到时杨千总再行安排。”
“就按大人说的办,至于里长的人选,暂时就用大人的任命,我对这些百姓也不是很熟悉。”杨鹤笑道。
张凤奇点点头,然后笑道:“杨千总,这些百姓共有八千余人,两千余户,分十个屯,原来划拨的地方的屯名是下官取的,现在杨千总重新给他们换了地方,这是个屯名就由杨千总来取吧。另外,杨千总所购置的土地共有两处,一处安置五个屯,依下官之见,每处还需设一乡社(乡即是社),这乡社的名字还要杨千总一并取了。”
杨鹤挠挠头,又取名字?这可是件为难的事情。
琢磨了一会儿,杨鹤道:“大人,我看也不必那么费劲,就按地名取吧,那两块地一处在洋河上游,一处在洋河下游,我看就叫上洋河乡和下洋河乡。
至于屯名,也照这个办法取吧。不瞒大人,我这肚子里没多少东西,你让我取名字,可是难为我了。”
张凤奇笑道:“哈哈哈,杨千总过谦了,其实自古以来,取地名便是这么取的。这样,一会儿咱俩用过饭,找县丞他们几个商议一下。”
张凤奇话音刚落,便见李茂春和县丞等人联袂而来。
见李茂春等人脸上均露出疲态,显是昨晚未曾睡好,想及李茂春昨日未曾返回驿馆,杨鹤顿知李茂春等人昨晚干什么去了。
笑了笑,杨鹤知道李茂春在西平堡驻守多时,家眷不在身边,憋了这么久,现在回到地方,自然要找地方发泄一下。
只是县丞等人也跟着去,不怕家里后院起火么?
几人见过礼,张凤奇招呼众人分头落座,然后笑着把杨鹤取地名之事说了一遍。
县丞听了笑道:“既然杨千总定了地名如何取,那就好办了,上洋河乡的几个屯在洋河和象山以南,咱们就取名东河屯,南河屯,南山屯,东山屯和西山屯。下洋河乡便河东屯,河西屯,上河屯,中河屯,下河屯这么取,几位大人以为如何?”
“你倒是会偷懒。”张凤奇笑道。
杨鹤也笑道:“就这么定了,名字好记,而且一听就能知道方位。”
转头看向李茂春,杨鹤接道:“工匠招了多少,所需的物资材料就置办齐了么?”
李茂春点点头:“在几位大人的鼎力相助下,所有的物资都找商家订购好了,工匠招募了一百多人。”
“那就开始搬迁吧。”杨鹤道。
说完转头看向张凤奇。
张凤奇点点头,对县丞等人道:“吃过饭咱们一起走,把各房管事全部叫上,然后各带一个屯的百姓前往安置。”
县丞等人闻言齐声应是。
说话间,丫鬟端着食盒进来。县丞见了,对张凤奇道:“明府和杨千总用饭,我等去招呼各房管事。”
张凤奇点点头,摆手招呼杨鹤吃饭。
用过饭,县丞等人也已准备停当,众人当即出发。
张凤奇原先把辽东的难民安置在抚宁县以南与昌黎县交界处,方圆四十余里这么一块区域,不到五万亩地,跟杨鹤在抚宁县以北购买的土地面积差不多大。
杨鹤等人来到距离抚宁县最近的一个百姓安置点,发现这里的百姓已经准备停当。
张凤奇等人见了大为佩服,均夸这些百姓听话。
却不知这些百姓里面就有张顺带的士兵的家眷,这些士兵告诉家人,杨鹤给他们购置的土地比这里大得多,条件也好得多,这些百姓听了哪里还愿留在这里?
这些百姓都是从广宁城逃出来的,带的东西本就不多,加上这时房屋还未建起来,百姓暂时住在县衙给他们发的帐篷里面,除了行李和锅碗瓢盆等日常所需用物拿了出来,其余均未打开包裹,因此要搬家,稍作收拾便可。
这些百姓虽未见过杨鹤,但早就听过杨鹤的名字,得知杨鹤亲自来接大家搬家,一众百姓纷纷围了上来,然后齐齐跪倒在地,不住给杨鹤磕头。
杨鹤命士兵把百姓拉起来,闻言宽慰了几句,然后典史和主簿拿出名册点名,对照无误之后,让一位主事把这些百姓带到象山一带安置,并安排了十余名士兵护送。
接着杨鹤等人来到下一个安置点,同样宽慰了一下这些百姓之后,又让一名主事带着他们到象山。
张凤奇等人把这些百姓划分成十个屯,就是说一共是十个点。杨鹤转了一半的时候,忽见一名士兵快马而来,见到杨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