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家中谁寄锦书来》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家中谁寄锦书来 () >> 第五十七章 伤离别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67786/

第五十七章 伤离别(2/2)

捡起地上的行李。她还有好多话要对富顺说,可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再抱抱我!”这是桂英最后的请求,这个拥抱之后,便是离别。

刚刚学会拥抱的富顺,本来也有好多话要说,可这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紧紧的相拥。阳光下两个被拉长的影子,就像已经长大,那样幸福的依偎在一起,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

“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初夏夜晚的杨家湾迎来了短暂的闲暇,正如老黄历里说的“阴阳调和”,石桥的农村开始了“稻花香里说丰年”。

闲暇只会留给夜幕降临以后,日出之后的劳作丝毫都不会减少。淑芬终于下定决心把富顺住的屋子改造成了蚕房,既然村里还是按照人口分配蚕卵,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打破常规,她只想通过科学的养蚕技术来提高蚕茧的产量。

嘉南地区在历史上有“西南丝绸之都”的称号,嘉苍县更被誉为“小丝绸之都”。从目前来看,纺织轻工业在嘉南地区还占据了重要经济地位。广大农村地区源源不断的蚕茧是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一般来说,从春末到初秋,农民们会养出三季蚕茧,通过茧站回收上交。蚕茧的价格每年几乎是固定的,各个乡镇会在上级的定价上略有浮动。这笔动辄上百的收入,对农民来说,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收入。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蚕卵长期按人口分配。蚕的计量单位是“张”,淑芬家分配到蚕卵不足半张。尽管蚕卵不多,却需要付出大量心血。从蚕卵孵化到蚕虫喂养,再到扶蚕做茧、蚕茧采摘,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蚕茧产量。并不是谁家蚕卵领的多,最后得到的收益就越高。

往年的整个夏天,淑芬娘的主要心血都会在蚕身上。今年淑芬自告奋勇,要把这个任务接过来。淑芬娘虽然答应了,可又怕出了乱子,天天跟在后边念叨。

淑芬采用在培训班学到的方法,把往年的蚕具进行了细心的消毒。任劳任怨的娘一天挑了好几缸水都让她用光了,直到蚕簸一尘不染、蚕网洁白无瑕,连蚕筷都请父亲削了好几双、用石灰水洗了一遍又一遍。

一切准备就绪,她才去队长家领回了那零点四张蚕卵。轻轻地摊开在白纸上,一小撮蚕卵屈指可数,已经点青的蚕宝宝呼之欲出。

淑芬不再使用煤油灯给蚕宝宝感光,而是用干电池连接的小灯泡让蚕孵化。小蚕脱壳,星星点点地爬在了蚕纸上。

在父亲的协助下,淑芬的蚕房大功告成。篾条连接的竹竿做成了四层蚕架,像秋千一样荡漾在屋子里。小蚕在第一次“坐眠”醒来之后,从小密筛里移到了蚕簸里,从小桌子上被移到了蚕架上。

接下来的每一天,淑芬都像照料孩子一样照料着这些小生命。这个蚕桑的小姑娘,唱着动情的山歌,穿梭在那一片绿莹莹的桑林里……

淑芬的忙碌一刻也没有停下,到了晚上都要起来看看温度计。不仅要防蚊虫叮咬,还有不断地给蚕换温床;不仅要把才来的桑叶洗净晾干,还要把它剪碎撒匀。

一个多月之后,蚕虫从最开始的一小团变成了十多蚕簸,桑叶也不再需要剪碎,甚至有时候连同小桑枝一起铺在面上。蚕虫开始变得通身亮晶晶,这些小家伙已经快要吐丝做茧了……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七章 伤离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