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四百二十二(2/3)
过不少大场面,心里还是要紧张一下的。两手牢牢抓着衣袖,掌中沁出了薄汗。刺史讲了几句场面话就开门见山一般,将秦英的帛书拿到案上交给诸人了。
帛书数据是秦英亲自考证的,至于文辞则是李承乾帮她通宵修缮的。只见芝麻小字密密麻麻,洋洋洒洒总共三卷。要旁人细细地研究完毕,是着实花费功夫的。所以刺史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内容,让大家来定夺“治山之法”是否可行。
他们流露出各种诧异的神情,交头接耳了半晌,一发须灰白相间的老者拱手对秦英施礼道:“秦大人不过是一介翰林院医待诏,怎能跨行而做堪舆风水之事,还引以为内家子?”
明显是怀疑她的帛书中掺了水分。
秦英心里翻了一个白眼儿,觉得这问题十分没有内涵:她跨行做事的时候还少吗?身为道士的她进宫为太子祈福,入宫期间做了药藏局侍医,离开长安前往新罗又做了五品使臣,回到京城直升礼部祠部郎中。
大概是她在礼部呆地久了,如今做道门的风水堪舆本行,竟然会受人盘问。
她有些不虞,面上却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客套疏离地回了礼道:“秦某没有走进朝堂时,乃是个游方道士。益州cd府青羊肆的袁道长,正是某的师傅。他老人家看相之能,堪称举世无双,不过收了两位徒儿,其一是当朝太史局令李大人,其二便是秦某了。”
此语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倒抽冷气。
太史局令李大人……是长安城中鼎鼎有名的人物。不说他过去曾向陛下提议改进历法,也不说他两年前接手了重造浑仪的任务,单说他今年用占星法预言未来,还出了一套《推背图》流传坊间,仅仅这一条,就足以震慑人心。
有李淳风这个师兄作为先例,秦英再做什么,似乎都已经不奇怪了。
祈福祭祀算什么,风水堪舆算什么,都是李淳风玩腻了的把戏。
李承乾根本没料到,秦英会把自己和李淳风的师兄妹关系拿来当做挡箭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了半刻功夫才拿手悄然抓住了秦英的衣角,似乎想提醒她莫要兵行险招。
那老者哦了一声才道:“原来是秦大人师承袁道长,难怪会有诸多别具一格的作为。然而师傅与师兄出类拔萃,应该代表不得秦大人自己吧?”
秦英觉得此人难缠得紧,艰难地维持微笑的表情,心底已经问候了他的子孙三代:“傅大人想要秦某证明,自己风水堪舆并不比人差吗?”
“正是。”
李承乾担忧地看了秦英一眼。他是最知道秦英底细的,她不过是前些日子看了点儿道经,拿了罗盘跑了几天山头,抬出袁老道和李淳风的名声镇场子,万一秦英无法真正做到风水堪舆,说出来的一番话又要怎么圆?
所谓学问便是需日积月累的,哪有一蹴而就的现成好事?
生怕秦英露馅儿的李承乾,将手搁在下巴咳嗽一声道:“秦道长年岁大家有目共睹,难免经验不足,还是别班门弄斧了吧。”
秦英偏过脑袋瞪了他一记,无言起身率先向外走了,好像生气李承乾不站在自己这边。
刺史见状发觉她到底是年纪小,遇到事情一旦激动就沉不住底气,摆摆手打了个圆场道:“秦大人的帛书有理有据,是在背地里下了番功夫的。此事暂时告一段落,等秦大人透透风喘口气再论短长。”
他心下是偏袒了秦英些,不过面上也不好直说自己要支持秦英,便打了个官腔虚晃一招,能拖便拖。
官场仕途上面,两难的场景实在太多,诸人浸0淫在冗杂官务中多时也都习惯了,闻言稀稀落落地拜别刺史。有年长耿直的老者则和刺史语重心长道:万万不可被秦英那妖道迷惑。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西窗之外,想要追寻秦英的身影,奈何她走地太急,一瞬便不见她的踪迹了。有些后悔自己当众落了她的颜面,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强求不得便只能作罢。
秦英气冲冲地回了厢房,把修缮数遍的那份帛书狠狠摔到桌上。当时听到李承乾的话,气就不打一处来。所有人都可以怀疑她这不妥那不对,但他怎么能够如此搅局?
她原以为他真能够接受自己的一切想法,他们永远都是同进同退的。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
过了半盏茶功夫,秦英面色稍稍缓和,心态也渐渐稳定下来了。既然李承乾不愿站在自己这边,她也不惜要他的首肯。从今以后在公事方面,她会把他与反对自己的官员一视同仁。
李承乾在刺史遣散官员后,找了由头逗留半晌,打探一阵儿刺史的口风,确认刺史没有明显偏向秦英的意思,才回到厢房准备拿些无聊的俏皮话哄她。
昨天他是不忍看她辛苦熬夜,才提出帮秦英修缮帛书的。并非信她真有本事,能彻底解决河东水患。
若论固执己见,他俩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他站在厢房门口静静看着秦英日益消瘦的背影,眼里满是心疼与无奈。如今只是去山里踏勘,她就这么拼命了,若她以后领人治山,岂不是要把自己累得脱形?经过一番挣扎,他还是没法放开手叫她做想做的事。
李承乾轻轻走过去,伸臂环住她仅仅一握的腰身,低头凑近了她的耳畔,叹道:“刚刚是我失言了,你别在意好不好?”态度无比伏低,心意却很强硬。
秦英忽然侧头凝望着他,用着有些犀利的眼神:“殿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