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隔河相望(1/2)
在史德威带着数千兵马出征离开淮安城,出征沭阳县的时候,大顺军山东大营、河南大营、陕西大营都做出了一副蠢蠢欲动的姿态,似乎要南下进攻大明江南数省一样。
现在的大明各大军区都设置了专门的情报部门,大顺军如此大的动作,而且没有一点隐瞒的意思,襄阳、武昌、凤阳、徐州等驻防在边境的大明军队随后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如此,即使知道南方各省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王公贵族叛乱,但襄阳、武昌、凤阳、徐州等边境的大明军队却根本就不敢擅动,南下平叛,怕被大顺军趁虚而入。
除了这些集中在边境地区的军队外,内地驻扎在各大城市的军队也不敢轻易调动,怕被叛军趁虚而入。因此,江南各省能够派出去平叛的部队,其实数量并不多。
比如史德威的第三军,第二师要驻防邳州、艾山、赣榆一线,提防山东的大顺军。第三师驻防苏州府全境,也抽不出军队来平叛。能够拉出去平叛的部队,也就只有第一师5000多人了。
而淮安府境内造反的赵之龙、朱国弼、朱由崧三人的兵力,造反之初就有5000人了。现在他们攻下三个县城,招兵扩军之后,人数已经达到了1万多人,是史德威平叛大军的两倍有余。
怕三支叛军出城骚扰劫掠临近的其他县城,史德威还不敢一个一个的收拾。第一师跨过黄河后,就兵分三路,三个团各负责一个县城,去平定三支叛军。
军长史德威、副军长于斌和第一师师长各负责一个团,参谋长曾国绪跟史德威一起,率领第一师第一团前往距离最近的沭阳县。
淮安城距离沭阳县130多里,信使的加急快马半天功夫就到了。但是,数千大军出征,跟信使不能比,速度要慢上很多倍。
何况,每个团还有一个炮连,带着九门大炮。虽然重量比明朝以前的神武大将军炮要轻了很多,但仍然要马拖人拽的才拉得走。
因此,史德威率领的平叛大军第一师第一团八月二十四日中午从淮安城出发,花了2天的时间,才于八月二十六日下午抵达沭阳县南部10多里外的刘家庄。
抚宁侯朱国弼攻下沭阳县后,马上招兵扩军,现在已经将军队扩充到了5000人的规模。刘家庄紧邻沭阳县,自然也被朱国弼占领了。
但是,刘家庄只是一个庄子而已,没有城墙可以依仗,根本不可能守得住。所以,朱国弼只是在刘家庄强制征收了一些军粮物资后,就只留了两三百人在刘家庄驻守。
看到朝廷的平叛大军到来,这两三百人根本没抵抗,就望风而逃,跑回北方沭阳县城里去了,让史德威顺利的接收了刘家庄。
但是,等史德威和参谋长曾国绪进入刘家庄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
整个刘家庄像是被土匪洗劫了一样,到处都是破损的门窗、冒着火星的木头,还有受伤呻-吟的老百姓,一地狼藉。
“这是怎么回事?”史德威拉住一名先一步进入刘家庄的前锋部队低级军官问道。
这名正在指挥手下救治受伤的刘家庄村民的班长转身一看是军长,吓了一跳,马上站起来敬礼道:“报告军长,根据我们的了解,抚宁侯朱国弼前天派兵抢走了庄子里所有村民的屯粮和其他物资,稍有反抗即遭暴打。而且,村子里的所有青壮男子都被朱国弼的部队强制带走了,说要参加他的军队,反抗大明朝廷的暴政。然后驻守刘家庄的两百多名叛军士兵,今天离开的时候又抢劫了一番,所以造成了现在这样的情况。”
史德威点了点头,挥手让这名班长去忙,然后对身边的曾国绪道:“叛军胡作非为、毫无军纪,朱国弼也就这点能耐了。这样子下去,都不用我们去剿灭,他自己就得被沭阳县老百姓推翻。”
曾国绪点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朱国弼已经取得了沭阳县大多数豪门地主的支持。或许,他认为只要有这些人的支持,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什么作用。”
史德威摇头道:“皇上曾说,军队所有的士兵,都来源于老百姓,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我们是鱼,老百姓是水,我们要搞好军民鱼水情,才能获得长治久安。朱国弼派兵劫掠刘家庄村民老百姓,完全是自断生路。”
曾国绪点头道:“不错,李自成造反都还要喊‘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取底层老百姓的支持。这朱国弼造反,反而要劫掠普通老百姓,简直是自取死路。”
史德威道:“这样,你马上安排两个人,将刘家庄遭到朱国弼劫掠的事情用八百里加急向南京报信,然后刊登到《大明新闻报》上去,让天下人看看这些王公贵族的行为。只要天下老百姓都知道了他们劫掠平民的暴行,就没人跟着他们造反了。他们人再多,也成不了气候。”
曾国绪赞道:“好,这个主意不错。我这就安排人向南京报信,我想皇上会需要这样一份情报的。”
然后,曾国绪就安排了两个信使向南京报告了刘家庄发生的事情。
第一团在刘家庄停留了一晚后,安抚了刘家庄的老百姓。八月二十七日早上,大军出发,经过一个时辰的行军,抵达了沭阳县南面的涟水河。
沭阳县位于涟水河北面,沭水河南面,硕项湖西面。而沭水河和涟水河则在西面相通,沭阳县相当于四面环水,有天然的护城河。
北面有大顺军兖州大营给大明军队以压力,第三军第二师不会南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