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谣言(1/3)
几乎从刘辩改革朝堂官制开始,一个谣言便在京城洛阳流传。谣言说汉灵帝刘宏真正传位的是陈留王刘协,并且已经立下遗诏命蹇硕辅佐刘协继位。然而蹇硕谋除何进不成,兵败身死,何进撕毁了灵帝遗诏,矫诏令刘辩登基为帝,谣言说的有鼻有眼,刘辩皇位的合法性遭到了很大的质疑。
谣言最开始只是在一些小范围内传播,不久之后便迅速扩大,一时间内洛阳城里议论纷纷人心浮动。
刘辩和贾诩都是造谣造势的高手,对于怎么扑灭谣言也都有一套自己的手段。若是刘辩还是皇子的时候,面对对自己不利的谣言时便会同时放出多种不切实际的谣言来混绕视听。然而此时所站的角度已不同,身处于帝位,所希望的自然是局势稳定。
火上浇油的事情自然不能干。另外,刘辩对于这个谣言还有着自己心虚的地方。
灵帝传位于刘协的传言,也并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即使刘辩从穿越前的那些历史中了解,灵帝也确实有传位刘协的意思。穿越之后接触中,汉灵帝也每每流露出这方面的想法,只不过碍于支持刘辩的士大夫的势力而一直没有明确表态,可是灵帝“不喜史侯,心属董侯”想法大臣们还是了解的,所谓的灵帝遗诏对他们来讲也不会完全认为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不过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已无法深究了,谣言的中几个主角——汉灵帝、蹇硕、何进都已经死了。而嘉德殿事件时,袁绍带人冲进宫中大杀宫人和宦官,灵帝身边大部分的宦官都已经罹难,这其中恐怕也包括可能的灵帝遗诏的见证人。而且就算真的有幸存者残存下来,在现在这种形势下,也不会真的站出来在皇位的继承权上多说什么。
大势之下,没人敢趟这一潭浑水。
所以这种似真似假的谣言向来最难对付,刘辩用来应付的手段并不是很多,除了命统调社抓捕造谣者外,还通过宣导署抢占舆论阵地,不但在《洛阳时报》上刊登文章为自己正名,还刊印了一本《大义觉迷录》发行来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幸运的是谣言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普通百姓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谁当皇帝,而是活着与吃饱。
刘辩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他继位后通过屯田等一系列的政策恢复生产,虽然并没有使司隶地区的百姓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却改变了过去颠沛流离,饿殍遍地的情况,这让经历了桓灵时期频繁的战争与自然灾害的老百姓感到心满意足。若是说因为这种和他们毫无关系的谣言就要他们揭竿而起,推翻刘辩的统治,便简直是在痴人说梦。
这种谣言,顶多能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而当刘辩真的表明严厉的态度来抓捕造谣者后,这些老实巴交的百姓绝大部分还是选择了收声。
谣言影响最大的,还是士人阶层。只有这些人才真正看重所谓的法统的正确性,这是他们所信仰的儒家礼仪纲常所要求的。只是就士人而言,对于谣言的态度也并不是完全倒向对刘辩不利的一面。
刘辩在继位后做出了很多偏离儒家思想的事情,这些行为确实引起了很多士人在私下里的不满,可是却也没有达到难以忍受,要摆在台面上说的程度。况且刘辩在解除“党锢之祸”,为士人平反后,在士人阶层得到了很大加分。最主要的是在刘辩继位之前,支持刘协继承皇位的是士大夫的死敌十常侍等宦官集团,为了对抗宦官这些士大夫们或多或少的都参与了支持刘辩继位,若是他们现在承认了谣言的真实性,其实也就是否定过去的自己。这就使得士人们现在处于一种信仰的坚持与现实利益相矛盾的尴尬局面。多数人也由此表现出了沉默的态度。
至于刘辩最担心的军队方面也没有出现被谣言影响的情况,这个时候军队中导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类似于后世政委的导师们在谣言一开始便引导着军队里的舆论走向,在加上军营中的封闭状态,军队对于刘辩的忠心丝毫没有减弱。
仍掌握着军队让刘辩安心不少,这次的谣言对刘辩来说就像是一只在耳边不断嗡嗡,却又赶不走的苍蝇。虽然没有直接的危害,可是却足以让人心烦意乱。
让刘辩最忧愁的,是刘协对谣言的态度。
此时的刘协因为年岁愈大,已经搬出了北宫高安馆自己开府居住。前些日子还订了婚约,要娶的是“不其侯”伏完的女儿伏寿。
刘辩对于和刘协的兄弟之情,还是非常看重的。刘协搬出皇宫刘辩还为他在濯龙园的边上盖了一座陈留王府供他居住。卢植、荀彧等人为了皇位的稳定曾经私自劝说刘辩下诏令刘协回封地居住,可是刘辩却相当固执的回绝了。
谣言出现后,贾诩曾请示刘辩是否要对陈留王府进行监视,刘辩却显出了犹豫不决。有了这种犹豫,便也感觉到了谣言撕裂了彼此的亲密无间。刘辩自己都会这样,对于刘协对谣言持什么态度,刘辩开始担心起来。
在濯龙园想的心情烦躁,刘辩还是觉得应该和刘协见面谈一谈为好。命侍卫备好车辇,带着疑问去了陈留王府。
*************
太傅府。
夕阳西垂,华灯初上。
位于步广里的太傅府前停着数辆马车,相比较往日的车水马龙,宾客来往不绝,此时大门前寥寥几辆马车显得有些冷清。就连看门的仆人也没有人往日的精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