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牡丹花媚玉堂春(2/3)
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
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
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贾妃看道: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
出令太监传与外厢。
候贾政等看过悄悄捎给皇上。元春赏赐了宝玉并贾兰.贾兰极幼,还不懂事,随着李纨跟着宝玉行礼,元妃哪里知道眼前这个人的端倪。贾环从年内染病还没有好,在外面调养,也就没有人提起。
因为元妃对宝玉自幼的喜爱,长姐如母,自然元妃对宝黛两位也就格外认真地多观察了。而宝钗对元妃是崇敬的,因为她自己曾经离那个辉煌的位置那么近,自然对于许多事情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元妃是丰腴的,当然对于如玉环一样的宝钗心里喜欢。黛玉似乎纤秀了些,看了她们个人的文字她心里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了。她和贾母王夫人的相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她的贴身宫女和太监早已悄悄在贾府的人丁中观察是否有可疑的人,天残的太监们悄悄布置在其中,查找可能引起当朝怀疑的漏洞。
元妃认真在贾府注意有没有自己看着十分眼生的人,那些丫头小厮她看不出端倪。但对黛玉和宝钗她认真地多注意了一番。看到这两个十四五岁的美丽少女并没有引起她其他的联想。
黛玉原来并没有想到会在元妃省亲的时候遭遇周太监这个熟人,黛玉看人过目不忘,深知这个周太监一定会认出自己来,周太监当然是元春的人,即使有什么变故应该也不会当下闹起来,但想到自己和宝玉只怕从此就没有未来了,心里到有些郁闷。谁知那周太监在这如云的女孩子堆里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直到元妃和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在这园子里各处提字的时候闲极无聊的他突然撇开众人,一个人到处去转悠。似乎在找什么人。
当他来到园中一片假山并且钻进去的时候,一直受黛玉嘱咐悄悄盯着他的晴雯奇怪地站住了。躲到了假山之后,一会,只见鸳鸯悄悄地过来了。
这一下晴雯简直惊讶地自己捂住了嘴。
周太监出来,看到鸳鸯忙迎上去。
那鸳鸯跪了下去,叫了一声父亲
周太监一把扶起,“别行礼了,”
“前儿个我托赖大给你带的东西你收到了。”
鸳鸯点头。“多谢父亲。”
“你得告诉老祖宗,元妃来省亲之前,有人向她密告这里藏了前明朱家的人,她是特意来看的。”
“这是哪个天杀的瞎编排呢。”
“是有人告诉了老北静王爷,好像是个忠顺王府唱戏的,你知道忠顺王府家里的小姐是皇帝的贵人,和元妃不对付,老北静王爷让老祖宗注意一点,忠顺王府在找证据要参贾大人一本呢,你最好提醒他们小心为好。”
鸳鸯点头。
“你平日看起来,这里倒底有多少是前明的人,打听清楚了吗?”
鸳鸯道:“除了老太太是真正的满人,其余从老爷到太太只怕个个都是,原来就是汉人入的旗籍,自然是前朝的人多。”
“我不是要问你这个,我是问朱家的人。”
鸳鸯道:“父亲还是不要打听,我也没有听过这些说法,我横竖不会去害人。前一阵我听说父亲还和抗清的为敌的,弄得紫鹃看了我跟看汉奸一样,好久都不和我说话了。”
“你说的紫鹃就是那个林黛玉的丫头。”
“可不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