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离开清河(1/2)
“这清河县却是不能待了!”
潘金莲一听,心知是因为自己惹了祸事,就要开口说些什么,只觉得手上一暖,低头一看,却见武松握住了自己的手,心中一暖。只听武松说道:“我包裹里还有些金银,应当有个百十两,离开这里倒也能过活,若是不行,我便去找那位赠我银钱的哥哥!”
刘老汉听武松如此说,点了点头:“去哪里你们三个孩子商量一下,老汉就不掺和了。”说完刘老汉又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交给了武松,嘱咐道:“出门在外,一切当心,若是安置好了,记得派人来传个信!”
武松点头称是,但却不肯收刘老汉的银子,言称不缺金银,又掏出包裹里的金银给刘老汉看,刘老汉这才作罢,就要告辞离开。
三人把刘老汉送到家门前,刘老汉临别时看着潘母住的院子,对潘金莲嘱咐道:“到底是你的母亲,离开的时候还是去看一看吧!”
潘金莲明显有些不愿意,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
三人回了屋子,武大郎说道:“我等已没什么亲眷在世,二哥可有什么好去处?”
武松听武大这么一问,登时想到了李景,初次见面便送了自己这么多金银,虽说也曾提过想让自己上梁山,但也说明是在自己困苦的情况下,由此可见这李景绝对是个明事理的人,如今没什么去处,武松便想到了梁山。
梁山是在济州,当然,武松现在自然不会想着去梁山入伙,只是想定居到济州而已。
随即武松把自己的这番想法说给了武大郎和潘金莲听,这二人自不会拒绝,随即武大郎问道:“二哥,那位送你金银的大官人到底是何人?你这一年多又在哪里?”
武松想到这一年多的遭遇,叹道:“我初时只在江湖上厮混,后来投到了柴进柴大官人的庄上,一直到听闻我并未打死人,这才回来!”
潘金莲问道:“二郎,这么说来,这些金银都是柴大官人送的?”
武松摇了摇头,答道:“柴大官人当初听闻我离开,赠了我五十两白银,现在还在包裹里,这些金子,是另一位哥哥送的,也是他告诉我我当初并未杀死人的!”
“这人是清河县人吗?”武大郎有些惊讶,没听说清河县有这等人啊。
“我那位哥哥是东京人士,名叫李景,看起来比我还年轻一两岁,一年前曾因公差来过清河细缦辛墓,他还夸哥哥的烧饼做的好吃呢!”
听武松这么说,武大郎也有了印象,翻出他带去怡红楼的金银,挑出其中一个手指头大小的金子,说道:“这便是当初他给我的,我见他很是慷慨,是以印象深刻!”
武松叹道:“只可惜李景哥哥为奸人所害,如今只能在梁山上做匪。”
武大郎听到这里一惊,急道:“二哥,你不会想着去入伙吧?这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这济州不去也罢!”
潘金莲也是在一旁劝解,武松只得再三保证去济州并非是要入伙,只是因为李景为人仗义,有事可以相帮,武大郎其实对李景印象不错,武松这才劝服二人。
当夜,武大郎便收拾家当,其实除了房产也就只有那不到百贯的银钱了,只大概收拾了衣物,武松这边还有除了十两金子、五十两银子之外,还有些李景送的散碎银子,这一路去济州倒也不用担心银钱不够。
潘金莲虽然不满母亲将自己卖给张大户,便是昨日也未在人群中看到她,但第二日一大早,潘金莲到底还是在武松的陪伴下去看了潘母,又由武松做主留了五十两银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却不知看到与自己形同陌路的女儿,潘母心里作何感想,是否后悔当初的作为。
听说武大郎、武二郎要离开,街坊们纷纷赶来相送,武大郎到底没舍得将祖屋卖掉,只是把钥匙交给了刘老汉,托他照顾。相熟的街坊一直把他们三人送到城门口,这才挥手告别。
而三人才离开城门没多久,家门前就出现了几个捕快,见武大郎家门紧锁,问起邻居,才知道三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几个捕快踹开了门,进去翻了个通天,但武大郎家中本就不富裕,值钱的物甚全都放在了马背上了。结果这些捕快自然是除了一些破烂东西什么都没发现,只能叹息着无功而返。
……
且说皲城县,李景听到消息第二日便早早地出了城,路上,李景想着被花荣带走的花小妹气鼓鼓的样子,不由地笑了出来。
等李景回到了梁山,却发现梁山一派闲适的景象,本来还以为他们不知道朝廷围剿的消息,等喊来了朱贵,李景才知道,便是大军的数目也已经打听清楚了。
这次围剿由济州团练使黄安统领,东京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周昂为监军。虽说名义上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是两人人各引一千兵马。据朱贵探听到的消息,黄安曾在酒后抱怨着周昂目中无人,当初济州知州孙成曾调了一千济州厢军给周昂训练,想来黄安、周昂二人之间是有矛盾的。李景想着,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这一点做点文章。
而梁山上下之所以十分轻松,却是因为当初听闻此事之后,正好前锋营才到了梁山两日,在时迁等人的配合下,鲁智深直接带着前锋营的人马把济州府下的战船全毁了,以现在朝廷官员的办事效率,要再筹集或是调用战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天朝太祖都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李景见这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