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针灸3(1/2)
“外公,既然她和孩子的脉象没有问题,不如就让她这样休息一会儿吧,等到了西安,救护车把她送到医院去,她也不会有事的。”王济民不敢反驳,在旁边想了想才嚅嚅地说。
“还要一个多小时才到西安,她这样并不是真正的沉睡,时间太长了精神会受到压抑的,对以后的健康会有大影响。
让我休息半个小时吧,休息一会儿我才为她施针。哎,人老了,身体不中用了,才一个晚上没休息好就这样了,看来说不定好久也要去了。”
王怀仁摇了摇头叹息着说,他一边看看昏迷的中年孕妇,一边看看旁边的孙子,一边又看了看手里的针盒,微微地叹了口气。
“王院长,小子也懂得一些针灸之术,不如让小子来施针吧。有你在旁边指导,我相信不会有问题的。”就在这时,阳大伟终于忍不住了,开口对王院长说。
“你真会针灸之术?”王怀仁惊奇地问。
“其实我外公也是一个老中医,不过不是太有名的,他以前自己开了一家中药铺,我从小在他身边长大,所以才能够闻得出来你身上的中医味道。
我从小也比较喜欢中医,一直有跟外公学习各种药理知识,包括针灸之术,并且为我父母扎过针,还有一些效果。
可惜我外公前年去世了,他的本事我还没有学到多少呢,今天看到您老人家的时候,就觉得亲切,因为我外公的身上,也有着你身上一样的气息。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阳大伟轻易地就编了一个故事,不然他可无法交待自己的中医学和针灸术是如何学来的,而且最后还背了几段针灸入门的歌诀。
“好好好,那你说说看,我这五支针准备扎哪些地方?”王怀仁听后大喜,不过还是要考考阳大伟。
“这位大姐是因为身体虚弱而昏迷,又因为怀有胎儿,所以要唤醒她就要先所她的凤府穴,然后是百会穴,再次是当阳穴,再次是神庭穴,最后当扎人中穴。”阳大伟不慌不忙地数道。(本段内容纯属虚构,各位书友千万不能照着去乱扎哟。)
“好好好,来,你执针给我看看。”王怀仁一边点头一边连声叫好,因为阳大伟说得完全正确,不过他还得看看对方到底会不会扎针,只要看手势就知道了。
阳大伟此时已经切换成了王院长的化身,上前非常娴熟地用右手拿起了毫针,用右手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度角。同时左手拇指伸出,轻轻地按压在中年孕妇的凤府穴,前后左右地揉了起来。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而阳大伟此时就是这种操作方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
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
看到这里,王院长已经没有反对了,而且还含笑向阳大伟示意,让他施针试试,因为从阳大伟执针的手法中,就看出他不但会扎针,而且可以说得上是精通此道。
王济民在旁边看着,本来想说什么的,但是却又忍住了,他仔细地看了看阳大伟,恍惚间发现他的身上竟然有一种爷爷身上出现过的严肃和大气,似乎与爷爷为病人治疗时一样。
阳大伟开始施针后,就没有再去考虑其他的,此时的他就完全是一个医生,在为病人尽心尽力地治疗着病痛。
毫针被他轻轻地扎下了半寸左右,然后右手拇食两指捻住针身,慢慢地旋转了起来,这种使针在**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
王怀仁在旁边几乎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阳大伟捻针,生怕他出一点差错,然而直到最后定针,对方竟然轻车熟路地完成了。
就在此针扎下定针之后,大家都发现中年孕妇的眼皮动了几下,显然身体受到了外界刺激,已经有了一些反应了。
随后,阳大伟又慢慢地将其余四针也扎了下去,并且用了不同的手法来定针,成功地刺激得中年孕妇醒了过来。
“媳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