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女神不应有恨》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女神不应有恨 ()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兄弟去七忙著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95890/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兄弟去七忙著作(1/2)

文渊阁这些日子时时有人留守,夜夜灯火通明。每时每刻,都保证至少有两位阁老在文渊阁内处理政务。三班轮换,即是监督,也是需要。

对于陈洪谧的奏折,虽然一开始震撼的措手不及,毕竟近十年的全国性自然灾害什么的,说出来都危言耸听,何况是有事实依据的推断?

但等他们一个个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就明白事情还没到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至少,他们每个人自家保证十年不收入,也是饿不死的。有这保底,还怕什么?

当然,这是最后的最后手段,眼前的一切,还是要尽力往好的方向引导。

而且,那推断到底是否正确,还有待验证。

崇祯亲自下了苏州,内阁自然也有他们的手段。

朝中许多大臣,都是有过地方执政经验的,虽然没有徐光启对于农业那么擅长,但也并非一无所知。

作为朝廷,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推测,就把国家的命运压在上面。这是荒诞且不负责任的。更何况连那个人的身份是不是真的自己人都还没有确定。

朝廷必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虽然在朝诸公还并不足以凑出一套足够的判断体系,但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多。如此人口基数,各式各样的人才储备自然也少不了。

从崇祯离开京城那一刻起,大明朝关于农业相关人才的征召便已经开始了。恰逢陆续选官之际,这些人事调动只不过是重新调换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位置。虽然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不过几个大佬联手推行的调动,底下人只当他们重新交换了利益,谁敢因为吃亏了,就跟整个内阁炸刺?还嫌自己发配的不够远吗?

在这份调动入京的名单内,掩藏着的几个不起眼,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名字,比如说: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宋应星。

这个宋应星是谁,除了江西籍的官员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而且他一个县学教谕,连品级都没有的官员,到底是怎么入了内阁诸公的法眼,竟然一步登天,上调入京,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总之是上调的任命一出,在京城官场,宋应星瞬间就出名了。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让人看不懂的升迁了,真是从零开始啊。

也是这份调动太让人看不懂了,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所以同时发出的另一份能够引起朝堂地震的调动,反而显得丝毫不起眼。因为这份调令从哪里看都太正常了:调河南按察使王象晋入京。

王象晋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升任翰林、御史等职。因为不与魏忠贤一党,辞官回乡。崇祯登基后复职,外放河南按察使。

这份履历毫无问题,而且对于崇祯朝来说,政治极度正确。外放基本上就是镀金的过程,什么时候想起来,调回京入阁都毫不奇怪。

但王象晋身份却有问题,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几乎可以一人成党。这种官员在调动的时候必须慎重。

王象晋的祖父叫王重光,官至户部员外郎,其人为学为官,也只是一个刚直的干臣而已,并无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但他有一个极其特殊的能力,就是对子孙的教育极其成功。

也或许是他给儿子名字起得好,姓王,名字里带之字的容易出人才,像王羲之、王献之、王之涣之类的。他的三个儿子各个人才,全是进士,而且官运亨通,皆是官至知府以上官职。

这还不算什么,他的八个孙子,王氏八象,几乎可以媲美当年三国时的荀氏八龙,司马八达,全部都是进士,一个没漏。

王氏八象,差点就可以称为王氏八相了。

至少,他的长孙王象乾,官至兵部尚书,累加太子太师,八十三岁高龄督军宣、大,威震九边,追封三代,叫声相爷,除了没有入阁,不合体例以外,也没差什么了。

王氏八象,各个人杰,但如今也只剩下七十六岁高龄的王象晋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其余七人的门生故吏,几乎都是唯王象晋马首是瞻了。

这样一个人调任京城,光看他七十六岁的高龄,就不能以闲职打发他。

而关键的是,王象晋在平行位面的历史上,可是活了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这七十六岁已经超过古稀的年龄,在他而言,还属于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年龄。

以温体仁的本意,是绝不会愿意调王象晋入京的,打压还来不及,两者根本是针尖麦芒的关系。但数来数去,整个大明自徐光启故去以后,在农学上有这个实力和威望的,也只剩下王象晋了。

其余人或许也有足够的学识,但奈何即便有学识,也只能互相谁都不服谁。没有这么一位学识资历威望都镇得住场的,届时只会陷入外行领导内行,被各种相左的意见忽悠得找不着北的尴尬局面。

他们都有过经验,那些技术宅,根本不会聊天。他们这帮搞政治的,和人家没法交流。必须得有这种既搞得了政治,又搞得了技术的,才能把事情搞明白。

说起王象晋的技术实力,在广博上肯定比不过宋应星,但仅就农业中的种植来讲,即便徐光启也不敢说比王象晋强。通才在专项上比不过专才是正常的。

王象晋一生著述颇丰。

其最著名的著作,叫《群芳谱》。光听名字,会以为是《金瓶梅》,或者说更像《红楼梦》。当年《红楼梦》之所以叫《红楼梦》,甚至破罐破摔起个《石头记》的名字,未尝不是因为这个最合适的名字已经被人抢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兄弟去七忙著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