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战神(1/2)
如果说安王传令对张军张浦那边的人是雷霆般残忍冷酷的话,那么对李哲这边的人就真的是慈父般的温暖了,李哲这一刻,也真真的明了这时代臣子们所说的天降甘霖到底是什么感觉。
安王这传令不仅是帮他解决了今天的大麻烦,顺道竟然连他最揪心的袭爵问题也有了安排,饶是李哲心中仍然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也对安王殿下的慷慨不胜感激,这个时代的上位者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影响你的一切,让你不得不对之感激涕零。
“还愣着干什么?谢恩啊!”
九叔看着李哲喜得有些愣了,在旁边着急的提醒李哲。
李哲恍然醒悟,忙伏体投地施以大礼,不是对这小太监,而是向着安王宫的方向行礼谢恩,小太监见了,这才满意,施施然的去了。
送走安王宫的依仗,知府衙门门前是火山爆发一样轰然一阵欢呼,百姓们的心里就像是刚刚看了一部精彩的大片儿一样感到满意,坏人得到惩罚,好人得到伸张,这才是小民百姓们喜欢的大圆满结局,在场的人,纷纷齐声欢颂安王爷,
“我就说嘛,都是这底下的奸臣作祟,想要欺瞒圣王,做了坏事,可惜安王爷何等圣明,一眼就看穿了这些人的伎俩,绝不会让好人蒙羞,坏人得逞!”可怜那张骏原本能力官声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只是一步走错,就被百姓们记住了,他现在晕倒了绝对是最聪明的决定,否则若是醒了那才是会痛悔不啻。
衙门口聚集起来的百姓闹腾了好半天这才心满意足的去了。
直到李哲一行人回到自家宅子里,九叔,李贺等人还在不断的称颂安王的英明神武。
“这下子好了,哲哥儿的文名已经上达天听,连安王爷都在看哲哥儿的小说,这下,看谁还敢再为难哲哥儿,为难哲哥儿,那就是和安王作对,这下子最起码在天竺恐怕没有人有这个胆子了。”
“就是,就是!”李贺也应声附和着,“那可是安王啊,谁敢违抗安王,我就说哥哥的小说写得极好,你看,上到安王,下到百姓,那么多的人都在看哥哥的小说,哪个不说我哥哥的书写得好,可见哥哥小说受欢迎的程度了。
原来我只道那些人出海跑船的好处?原来写小说也有这么大的威风!看来我今后也要多努力一些了?”
李贺说道,他现在已经知道家中这一段的开销竟然全是李哲写文章得的稿费,竟然有上千贯钱,这写小说既得名又得利,而且还不累,走到外面,还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也不失为一个绝好的前程啊!李贺年轻的眼中满是憧憬。
且不说这些人在那里各种想象,却说李哲回到自己的书房,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抓住安王赐给的这个机会。
直接进军队做一个小官,参加北伐军大校阅,这对他来说可是个绝好的机会。
这种大校阅是安王藩麾下军中历来的传统,每次出征之前,都要举行这样的仪式,以振奋军心!
在这种校阅仪式上的成绩甚至也可以算作军功的,做的好了,甚至李哲又可能直接袭爵。就是元老院也承认这样的功绩。更何况还有安王给李哲背书。
而作为一个新晋军官,在大校阅中取得成绩,如果是普通新丁来或许不成,但对他一个对近现代军事发展史有所涉猎的穿越者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安王藩地处天竺半岛,北上的方向就是现今的喜马拉雅山麓西端的阿富汗一带,向东是伊尔汗国,向北是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是当年成吉思汗四子旭烈兀及其后人所建,而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及其后人所建。
几百年来,蒙古人建立的这几个草原汗国,虽然是国力不断衰弱,但在冷兵器时代,训练有素的蒙古骑兵,对连绵不断的中亚大草原依然有绝大的压制力,依然屹立在亚洲大陆的北疆。
天竺洲的安王藩以一己之力抗衡蒙古人建立的两大汗国,曾经也是形势艰难,幸亏喜马拉雅上脉地形险要,安王藩唯有借着阿富汗一带险峻的地形才得以和汗国争锋,阿富汗地形复杂,在这时候几乎等同于天堑,蒙古人的骑兵得不到发挥,善守的宋人才能在这一带挡住蒙古人。
而另一方面又不断合纵连横,借着海路不断联合阿比利亚人、突厥人甚至是欧洲人等蒙古人的敌人,几乎是大半个世界来一起抗衡蒙古。
初开始时那时真的是艰难,但后来随着大宋朝国力的增强,尤其是到了近代,大宋朝的商业社会在战争方面动员的潜力越来越得到发挥,各种火枪,火炮等器械战术也越来越成熟,终于攻守之势逆转,竟能够在这一带压着两大汗国进攻。
而到了现在,即便是单以安王藩自己的实力,就能每年组织一次举国性质的北伐,从阿富汗北进,深入中亚大草原,攻击蒙古人的部落,削弱蒙古人的战争潜力。到了这一步蒙古人建立的曾经强盛的草原帝国,已经在近代化的宋兵面前尽显颓势,显得招架无力。
大宋王朝终于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借助大航海时代这样历史性的变革,成功浴血重生,携带着重建后的工业文明重临巅峰。
李哲得庆幸自己没穿越到那个最艰难的时代,而是现在这个古老文明改头换面重新崛起的时代,火枪,火炮,蒸汽机,都已经出现,这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李哲以超越时代的洞见,能将这一切组织起来,发挥它们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