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心惟危(2/3)
,何须怕人说。继位之来,胸中韬略总受制于鼠目寸光之辈,由此我知,不得惊天之功,不足以镇人心。所以我意直捣明国京师,即便只到京师城下走一趟,日后是打是和,则主动在我,而不在明,蒙古朝鲜视我大金又与今时不同,诸申视我亦与今时不同。”豪格把脑袋偏了一下,还是没听懂这和他问的问题有何关系,“这主意是汗阿玛拿的,胜了是各家得利,若是出了乱子,其他几家就得把错都归在阿玛身上。”
皇太极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若老汗当年起兵伐明,谁又能知道我建州能独有辽东,非常人行非常事,如此方可收震慑人心之效。”
“汗阿玛,这人心看不见摸不着,可有何用处?”
“这便是我今日要教你的,人心与天下事都一般无二,知之则易,不知则难,人心不可见,却可辨之于细微。便如我与三大贝勒共坐,不过多三个凳子罢了,人心却不如此认为,此时这凳子便是人心。”
豪格有些懂了,追问道:“那该如何取去其他凳子。”
“要取掉这凳子,其诀窍不外两条,造势借势而已。当知人心最是趋利避害,为私利可弃大义,为重权可灭人伦,只要大势一成,去掉凳子便是早晚间事,权术亦如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贝勒可明白了?”
豪格眼睛亮起来:“汗阿玛的势便是伐明。”
皇太极点头赞许道:“我儿一点即透。老汗打下辽东,却从未去过关内,若我带着八家去了,人人便会认为我能人所不能,加之得利必远超前两年,心中必定感激,这势便有了。”
“可是汗阿玛,就算打胜了抢了东西来,七成八家均分,仅三成入公中,仍是各家独大。多尔衮三兄弟占有三旗,同样越来越强。儿臣觉得,他们还是念念不忘阿巴亥一事。”
皇太极冷冷笑道:“不忘又如何,阿巴亥之事是四大贝勒共议之,他们三兄弟也并非毫无间隙,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阿巴亥死的原因,没有了阿巴亥,他们三人便拧不到一起。杀一个人并非乱杀,必得杀一人之益处。他们三人即便恨我,同样只得尊我为汗,我知道他们恨我,一样为我所用。这便是人心。”
豪格点头受教,“儿臣明白,要利用大小贝勒互相牵制。”
“大体如此,但你的眼光一定要更广阔,不要总在八家上,八家乃我大金砥柱,体制已定,不可擅动。然蒙古、汉人、朝鲜,皆是可供借助的一方,为何我大力提拔汉臣蒙人、优待降将,在我大金增加蒙古和汉人之成分?皆因不能任意一方独大,以八旗压蒙汉,复以蒙汉牵制诸旗,诸旗之中亦有分化,如此才是制衡之道。”
--------------------------------------------------------------------
六月十九日,京师乾清宫西暖阁,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崇祯皇帝正在批阅奏章,这位少年天子身着黄色盘领窄袖袍,胸前后背都绣有金色的盘龙纹饰,上戴了一顶翼龙冠,年仅十九的年轻脸庞上有些苍白,却看不出丝毫稚气,屋中放了些降温的冰块,两个宫女在身后用掌扇轻轻摇着,屋内感觉不到那种烦人的闷热。
外面一阵脚步声响,一个宦官进来通报,说是曹化淳来了。皇上的脸上露出些笑,点点头。片刻后戴着梁冠穿着红色贴里的曹化淳来到御案前跪下,头上已满是汗水。
崇祯笑道:“曹伴伴何急如此?”
“皇上,有一本蓟辽督师所上的题本,内阁不敢票拟,秉笔说还是请皇上过目。”
“拿上来。”
曹化淳膝行两步,双手把奏疏递上,旁边的宦官接了,放到崇祯面前。
崇祯有点不悦道:“曹伴伴是我信邸旧人,此处亦无外人,以后都不需如此多礼。”
“是,奴才谢过皇上恩典。”曹化淳这才站起来,侧身站了,搽了一下额头的汗水,眼角偷偷看着崇祯的脸色。
崇祯翻开奏疏,看过第一行,“钦命出镇行边督师、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恭报岛帅逆行昭著,机不容失,便宜正法,谨席藁待罪,仰听圣裁事。”
“便宜正法?”崇祯有些疑惑的坐直身子,接着看下去,“。。。而总兵毛文龙据海自恣,种种不法流传。。。。。。辅臣钱龙锡为此一事低回过臣寓私商。臣曰: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臣饶为也。。。。。。臣改贡道於宁远者,欲藉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也赖皇上天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崇祯的脸容肃穆,口中喃喃道:“一一许臣,皆图文龙也。”曹化淳没有听清,低头在一边不敢做声,偷眼间发现皇上拿奏疏的手在微微发抖。
“五月二十九日抵双岛,而文龙至矣。臣诎体待之。杯酒款之。文龙若不屑於臣者。臣宣谕‘皇上神圣,合尧舜汤武为一君。臣子当勉旃疆场’。而文龙若怏怏不得志,止谓熹宗(天启)皇帝恩遇之隆也。臣不觉失色。。。”
崇祯的脸上开始泛起红色,呼吸也略略急促起来,冷笑了一声,“当朕三岁小儿否。”曹化淳这次听到崇祯的话,看看周围的几个宦官和宫女,挥挥手,那些人都自觉的退了出去。只剩下曹化淳陪着。
曹化淳这时才道:“皇上。。。”
崇祯手轻轻一举,示意曹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