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出空门入尘世,一时武动天华城(6/8)
见谅。”于蓝恭声道。道虚只是点头并未回话。
“此次小子是要向大师打听关于小子的身世之事,恳求告知。”于是于蓝接着说道。
“你的身世?”
“是的,大师。家师言大师知小子之身世,因而命我来此。”
“你的师父是谁?”
“其实小子也不知道家师名讳,只知其本姓蓝,道号道然。”
“道然?”道虚有一丝惊讶,看着于蓝,问道。
“是的。”
“那老衲知道他是谁了。我两亦算是忘年之交,当年他曾想拜在老衲的门下,只是被老衲拒绝了。”
“师傅也向我提到了。”
“他,本姓蓝名海,字傲天。三十年前是科举进士第一名,被先皇命为太子太师,后更是位居门下省侍中。但其人如其名,恃才傲物,常直谏先皇之过,与诸大臣不和。后来听说被朝中的仇家上门寻仇,偌大的门庭,一夜之间血流成河,事后还纵火,死伤无数,妻儿不知所踪。他因故外出,刚好避开了灾劫,但因家国之事,早已心灰意冷,最后辞官归里。此事皆为时人所传。其中经历和因由种种,无人知晓。后来他就到我清凉寺暂住,期间我与其相交。”
“大师,可知家师之妻儿现在何方”
“不知。”
“那关于小子的身世?”
“你的身世?其实你是我交予道然照顾的。”
“什么?”于蓝一惊。
“听老衲慢慢道来。”
“小子失礼了。”于蓝作揖恭声道。
“其实你本是官宦之后,你父亲是前左丞相兼太子东宫,也就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刘志成。而就在十八年前一个夜里,你们全家被杀,仅你一人幸存,我为保全你,因而交予你的师父抚养。”
“这两件事好像都在同一年发生的,时间久远,有点忘记了。”道虚补充一句。
于蓝什么都没有说,只见泪流满面,目光呆滞……
或许,这世间没有人不为此等事而伤心悲恸的,虽然事前已有猜测,但真的被确认之后,心中还是难以压制的痛。
“大师,可知是何人所为?”于蓝呆滞了顷刻,又清醒了,他知道事已至此,已无法改变,只想知道凶手是谁,并为之报仇。
“不知,此事先皇曾彻查,但未有结果,最终成了悬案。”
“多谢大师告知,小子就此告辞。”于蓝起身欲走,并说道。
“施主且慢,老衲知道你欲报仇,老衲阻止不了。老衲身为出家之人,有一言以赠施主,望施主戒之。”
“大师且说。”
“施主欲如何报仇,报仇之后又欲何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世人皆因贪嗔痴恨,贻误终生,结仇于芸芸。”
“大师所言甚是。”于蓝听后深思数刻,仿佛顿有所感,于是说道。
“老衲只想提醒施主,切不可因恨,祸劫众生。”
“小子自会谨慎。”
“当年我看得出你的师父觉悟极高,往后成就定当在我之上,所以渡他自行修炼。今日,我见你,如昔日见汝师,且你尚年轻,他日必定远超我等。”
“大师谬赞。”
“如今,你已知晓自己的身世,就往何方?”
“小子亦未有去处,先待明年春试,取得进入朝廷之法,以其查清吾全家被杀之真相。至于后事,暂不打算。”
“现时值深冬,你初到此地,人生路陌,定无去处,不如暂住于此,待立春离去。”
“若大师不弃,小子就暂居于此。”于蓝细想,的确无去处,于蓝恭声道。
于是道虚就命弟子为于蓝安排房间。私下特令安排在其禅房附近,此事于蓝未知。
(7)
冬来得快,去得也快。
转眼间,立春将至。关于科举的皇榜已贴满全城。科举分文武举,文举选取文官,武举选取武将。文举于立秋进行,而武举于立春开始。因而,此次皇榜所书为武举明细。此等大事自然亦传到清凉寺中,于蓝同时也知晓。
是日,方丈禅房中。于蓝、道虚对坐。
“大师,科举不日将举行,小子正打算下山,特来道别,感谢多日来的收留和照顾之情。”于蓝恭声道。
“出家之人,本应给予众生方便,况你亦是吾友之徒。”
于蓝别过道虚后,就径直下山奔天华城而去。
于蓝辰时下山,到达天华城是还不到午时。今日是武举报名之日,正式开始则是在三天后。于蓝来到城下,只见进城之人络绎不绝,城门防御卫兵较之前稍有增加。于蓝只得排队进城,到城门之时还被卫兵严查。
至午时,于蓝方得进城。于蓝顺着人流来到颁布贴放皇榜的地方,并一一细看,于是向武举报名之地——皇宫前武英阁奔去。武英阁始建于前朝中元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之久。武英阁亦是武举历年举办之地,一直沿用至今。
不到一刻,于蓝就来到武英阁外,此事此地亦是人声鼎沸,从阁内排队一直延至阁外。于蓝只得跟随排队。
将近两个时辰,方轮到于蓝。于蓝只见阁内大厅中,一方木桌后走着一名老儒生,正执笔观看于蓝,然后道:
“推荐函何在?”
“推荐函?”于蓝听后疑道。
“你没有?”
“在下并不知道参加武举需要推荐函,可否告知此为何物,如何得到?”
“凡应举者,皆需要地方长官或更高一级的官员所书推荐函一封,方可报名。”老儒生听于蓝
第6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