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出空门入尘世,一时武动天华城(7/8)
回答后略惊,竟有如此无知之人,但还有回道。“在下乃山野之人,不曾与地方长官相识,因而推荐函难获。不知老先生,可否通融,帮在下此忙,他日定当报谢。”
“不可,此事事关重大,非我能担待。既然你没有推荐函,就请回吧!”老儒生其实是无官无职之人,只因其文书冠京师,因而暂聘为书记官,登记此次武举报名姓名,自然是不敢帮于蓝。
“打扰了,告辞。”于蓝亦无可奈何,只得先行离去,寻求他法。
“请留步。”正当于蓝转身即将步出大厅之际,一道声音响起。于蓝转身找寻声音的来处,只见两名白发老人徐步走来。令于蓝惊奇的是,其中一位居然是当日所救的李老。
“李老?”于蓝看着逐渐向自己走进的李老疑声道。
“恩公,可记得老夫?”李老说道。
“记得,不知李老为何在此,又欲何为?”
“大胆!”见到于蓝竟与李老相识,于李老一同前来的老人甚是惊讶,听到于蓝此话怒道。
“子同,莫急。此子对老夫一家有救命之恩,此间不过是如忘年交之谈。”李老忙向身旁老人解释道。
“不知恩公是否为武举而来?”李老又问道。
“实不相瞒,在下确实为此而来,只是不知需要什么推荐函。在下不过一山野村夫,并无此物,因而只得放弃。”其实李老出现于此,于蓝已有许多的猜想。
“这个容易,老夫可以为你推荐。”
“书记官。”李老向老儒生喊道。
“大人!”老儒生听到李老呼叫,忙向前跪下并应道。
“起来吧!此子权当是老夫所荐,你可以为他记录姓名了。”李老挥手示意平身,接着道。
“是!”老儒生哪敢不从,赶紧点头道。
“小子愚昧,不知李老为朝中重臣,该死。”于蓝亦知道自己此时十分虚伪,但李老已表明身份,于蓝不得不恭声说道并将下跪。
“不可,不可。恩公对老夫有救命之恩,该跪也应该是老夫。”李老忙扶着于蓝不让他下跪,并道。
“不敢。”
“好了,你报名还需要填写一些情况,老夫此间还有要是,便到此为止,他日再叙。”李老能来次巡察,定有皇命,自然不敢浪费时辰,于是道。
“小子几乎耽误国事,该死。”
“非也,吾之过矣。”
“大人!”此时李老身旁老人提醒道。
于蓝与李老拱手别过。待李老走出大厅后,于蓝再次走向老儒生处。
这次报名自然是顺利无阻。完成报名后,于蓝离开了武英阁,游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于蓝自然是不会清凉寺了,一是不便,二是不想再扰道虚。于蓝找到一家客栈,只待三天后的武举开始。
(8)
三天过得很快,这三天里,于蓝只是偶尔到大街上走动,其余皆在客栈房中,或静坐或读书。书都是于蓝从长空门中带来的,仅有两卷,《易》与《春秋》。
这三天,只见街上行人渐多,客栈亦渐热闹,可见武举之盛。
武举定于辰时于武英阁内举行,至酉时前终,于蓝卯时已到武英阁外。离辰时不到一刻,武英阁门开启,此次参加武举及获得进内观看者涌入。
武举分三回合。一是骑射,而是肉搏,三是械斗。所谓骑射即使骑马射箭,所有参赛者必须在限定时刻内,跑完全程并射中所经木靶。未完成者弃赛论,分数由所中靶数及环数定。肉搏即摔跤,比拼力气。械斗即自由选择称手武器搏斗。此三者,于蓝皆无侵染。但诸法同理,于蓝所习者之众,皆可推演。
于蓝先与众人抽签决先后,于蓝于千人中列四百单八。千人之众,怎可一日完事。第一回合,用时五天,于蓝于第二天近酉时上场。于蓝初时上马不适,后渐好转,最终于限时之内完成,全十靶皆正中红心。
第一回合结束,于蓝居第一。不及格或未完成者退去,千人之众,所余者不过两百。
第六日,第二回合开始。众人抽签分组肉搏,最终留下只可为十六人。于蓝历三场,所遇者皆弱,全胜。次回合仅一日,便决出最后十六强。
第七日,第三回合开始。众人依旧抽签分组。
第一场,宁州留安莫苟对徐州清明山查子杰,莫苟胜。
第二场,陈州通城刘元明对梁州千湖城金桐,金桐胜。
第三场,梁州天华城李铭对尹州南山朱二,李铭胜。
……
第七场,徐州长空山于蓝对陈州云峰城雷霆,于蓝胜。
第八场,梁州万明城林斌对刘州柳城柳子俊,林斌胜。
八强已出,次日决四强。
于蓝所遇者实力皆不强,于蓝仅以一木棍胜之。
第九日,决赛。胜者为今科武举进士第一,即武状元。
决赛之日,武英阁更是盛况空前,高台之上不仅有前些日那住持等人,更加之不少高官,李老此次亦在其中。
决赛,徐州长空山于蓝对梁州天华城李铭。传言李铭乃皇亲,此次不过想借武举之名直入中朝。不过,于蓝可不会理会这些,他目标不仅仅如此,武状元志在必得。
于蓝手持三尺木棍,李铭横摆一柄九环大刀相对。
开始,李铭率先飞出,手中九环大刀紧随,顷刻辟向于蓝。于蓝并未硬拼,近一后跨步,尽将李铭之九环大刀避过。李铭尚未反应,只见于蓝木棍直插而来,一击即中李铭之腹,李铭踉
第7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