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激鸣!大炮巨舰之歌!(十九)(2/4)
“科尔贝”、“海洋”和“狄德罗”四舰捉对拼杀,其中英军的“加拿大”号一舷可用10门14英寸(356毫米)主炮,法军的“科尔贝”和“海洋”号一舷各可用10门305毫米主炮(全舰各12门),同属法军的“狄德罗”号一舷可用8门305毫米主炮(全舰12门)。战队司令官山屋他人中将已经在“伊势”舰桥内抱臂杵立了许久,一脸的凝重或便秘,直到参谋长渡边时见大佐接过传令兵递来的电文,凑近他耳边报告道:“司令官,战报传过来了,刚才爆炸沉没的是猎户座型战舰和狮型战巡各1艘。”
山屋中将这才略略抽搐了一下嘴角。带着十二分的嘲讽开口道:“是这样啊,我们也好好加油吧,不过有那些累赘的半岛鲜人在,被拖后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
“鲜人”、“半岛贱人”。都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民间对朝鲜人的蔑称,连朝鲜人所穿的传统长裤“棒子”,也被加上“韩”或“高丽”的前缀,成为“时尚”的贬损朝鲜人专用词。
渡边大佐撇嘴笑道:“是啊,给他们那么好的船真是浪费啊。进化未完全的附属国贱人再怎么勉强,这种工业时代最高技术的结晶对他们来说也还是太超前了——”
日朝联合战队的四舰全部是自中国引进的“波”字号战舰,与同时期土耳其购买的两艘简装弱化版不同,这四条船基本是按照中国海军自用的标准建造的,装甲、动力、火炮的性能和布置都与原版毫无二致,惟一“稍有区别”的,“仅仅”是主炮火控系统。
当然也不能说中国人故意留了一手,事实上中国自用的“波”字号一开始安装的“龙脑二号”火控系统与日朝四舰现在使用的完全一样,都是以“龙威”级战舰上的“龙脑”中央集成射击指挥系统为基础改进而来的,只是在临战前的紧急改装中。中国的“波”字号四舰换装了与“海”字号战舰相同的“凤冠”系统,具备了两万码距离上的交战能力,而未能及时跟进改装的日朝四舰无论主炮有效射程、校准时间还是校准精度都相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只略略胜过因性能平平而只建造了两艘的“龙威”级。
再好的战舰也需要高素质的海军将兵来发挥它的战斗力,日本虽然在甲午之战中损失惨重,像样点的船非沉即俘,却好歹也扎扎实实打了二十多年的基础,海军的教育训练系统基本未损,江田岛的海军兵学校依然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深受现代海军文化熏陶的人才,利用中国送还的弹痕累累的被俘船。捶打出一批又一批历经风浪、战技娴熟的水兵,在东亚一体的大旗之下紧跟时代,重建了一支亚洲第二的现代化海军。
而作为中国刻意扶持的“小跟班”,直到甲午战争之前。朝鲜还未曾拥有过一支可称为“海军”的近代海上力量,轮船运输业也完全控制在外国手中。战后,主要来自或通过宗主国进行的大规模投资激活了朝鲜的工业化进程,在“主人”的鞭打催促下,朝鲜王国海军这才开始了蹒跚学步,从最初中国转让的过时舰只到有计划的对外订购。经过二十多年缺乏主动性却也成就非凡的追赶,也算建成了仅次于日本之后的亚洲第三海军,但在人员素质方面,仍不时凸显其根基之不足。
搬到当前来说,就是面对两艘主炮口径只有305毫米的法国战舰“海洋”和“狄德罗”号,装备350毫米重炮的“广开土”和“李舜臣”号在实际战斗中看起来居然不占什么优势,那可怜的命中率很容易让人以为这两条船上的朝鲜官兵实际上是打算给对面的法国战舰义务洗甲板来的——这也就怪不得看在眼中的山屋中将和渡边大佐如此恶毒地加以讥讽了。
嘴角还残留那恶毒笑意的渡边大佐突然从望远镜中发现了什么,尚未恢复自然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目标……目标舰加拿大号在向左转!后边的科尔贝型两艘、丹东级1艘同时齐转了……差不多转了两个点,向我们贴过来了!”
山屋中将赶紧举起望远镜确认,舌尖贴着牙根咕哝道:“什么?要拉近距离打?好让他们的12寸主炮也发挥效力吧……不,也许是想趁机发动雷击,打成混战也难说,不知道萨司令长官是否会就此下定决心啊……咳呀,该死的高丽棒子,到底要浪费炮弹到什么时候——”
……
“龙威”号,中国海军战舰第三战队旗舰,僚舰只有一艘。即惟一的同级舰“凤翔”号,它们的对手分别是协约方面战列舰第3分队的末舰“康多塞”号和第4分队的旗舰“巨人”号,前者装有12门45倍径的法制305毫米主炮,后者装有10门50倍径的英制12英寸主炮。不过就一舷任意角度可用的主炮数而言,二者一样是8门。
战斗进行了二十来分钟,在1万7千码距离上,“康多塞”和“巨人”的12英寸级主炮理所当然的毫无准头,而“龙威”、“凤翔”不但饱受风向不利之苦。从4点钟方位——西南偏西方向——射来的午后刺眼阳光也给射控观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加上火控系统未及改装,350毫米主炮的远射优势无从发挥,也就没能达成预想中的战果——虽然这其中的运气因素是没有人能说得清的。
“龙威”号舰桥内,战队司令易明轩中将此时的心情正徘徊于渴望与发狠之间。
帝国海军大学大连官校首期第一名毕业,甲午战争中以见习准尉身份随侍镇洋舰队司令长官刘步蟾,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