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激鸣!大炮巨舰之歌!(十九)(3/4)
,战后历任镇洋舰队参谋、“飞雪”号驱逐舰舰长、“泰山”号炮舰(当时的皇帝御座舰)舰长、海军大学助教到教员、北洋舰队作战参谋到参谋长,三十三岁年纪上就以少将军衔担任黑龙江分舰队司令官的易明轩,十三年来的升迁之路却充满坎坷。亚俄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易明轩亲自指挥舰队主力在海兰泡江面对战俄军“阿穆尔河分舰队”主力。在陆军野战炮兵的埋伏支援下,一举歼敌大部,本人中弹四处,血染征袍,赢得了海军的第一枚白虎勋章和第一枚将级(一到三等)青龙勋章。
勋章的代价不仅仅是流血,易明轩负伤的左手永远失去了四根手指,左脸也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从此得一诨号:“六指疤面虎”。
严重的伤情令他与之后的光荣无缘,在休养院的病床上得知战争结束的消息时,他泪流满面。
战后没多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京师大变乱,爱新觉罗亡,刘氏皇朝兴,因为与皇室过从甚密而受到牵连的易明轩由往昔的天之骄子跌落为无人问津的弃子。被踢到管仓库的闲职上一呆就是五六年,直到承宪改元,当今女皇陛下过问,方才获恩启用,先后出任海军参谋部装备处处长、海军大学教授、南洋舰队司令官等职,去年年初方才得以晋升中将。出任战舰第三战队司令官,统辖“龙威”、“凤翔”二舰。
从准尉到少将,他只用了九年,而从少将到中将,他却耗费了整整十一年,四十五岁的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可耗,现在,眼前,就是一切!
名义上来说,易明轩只能指挥两条船,不过,如果“那个步骤”启动,主力部队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兵力将分由他一人集中指挥!
不过,到了那时,自己的任务就不再是“打击敌人”,而自动转为“保住部队”了吧。
“还没有消息吗?”等得不耐烦的易明轩向近旁的参谋长侧了侧他那吓人的疤脸。
“还没……等等,对面好像有情况!”
“看到了,朝这边转了二十来度,想要拉近了打吧,这就是所谓日不落帝国的海军精神了——”
易明轩用他左手仅剩的大拇指按了按帽檐,一脸不自觉的钦佩。
“快点下定决心吧……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让世界看清楚,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是如何落下的……”
……
“凤翔”号之后,紧跟着战舰第四战队旗舰“东岳”号,司令官高龙中将,一位肌肉鼓胀的彪形大汉,正抱臂开腿,桅杆般地矗立于舰桥地板上。
战舰第四战队位于东亚军战列线的最末端,包括“东岳”级二舰“东岳”、“西岳”号和“北岳”级二舰“北岳”、“南岳”,在协约军战列线中相应的对手分别是英军的“巨人”级“大力神”号、“海神”级“海神”号,荷兰军的“爪哇”级“苏门答腊”号,以及先前从贝蒂前卫部队中脱离后追上并加入主力部队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巴勒姆”号。
作为帝国最初的一批无畏舰,四艘“岳”字号的单舰战力在己方整条战列线中是最弱的,但在面对装备12英寸级主炮的协约军同等战舰时,4座前后背负布置的双联305毫米主炮在一舷交战中发挥的火力与装备5座甚至6座双联装炮塔的欧洲无畏舰并无差别,加上其他方面的设计优化所节省下来的吨位,绝大部分被用于加强防护:300毫米厚的主装甲带(“东岳”级为310毫米)要比“巨人”级的11英寸(280毫米)和“海神”级的10英寸(254毫米)装甲带面积更大、强度更高,锅炉舱上方最厚达100毫米的水平装甲板更是当时独此一家的超前配置。而在至关紧要的火控系统方面,亚俄战争中即开始试用的早期集中火控装置经过初步改良也最早安装到了“岳”字号各舰上,理论上足以保证一万六千码内的交战需要。
然而,此时敌我距离尚在彼此的12英寸级主炮有效射程之外,勉强发射也只能是浪费炮弹,只是出于“威慑对方、鼓舞己方”的目的,双方不得不跟着加入这前无古人的钢铁大合唱,一刻不停地将一簇接一簇的水柱遮蔽某个特定的舰影……
但这其中也有特例,这也是高龙中将此时最为担心的——那就是本战队暨整条战列线上殿后的“南岳”号,它的对手是装备15英寸(381毫米)巨炮的英国最强的“超无畏”舰之一,身硕甲坚的“巴勒姆”号。
20分钟不到,“南岳”就连着挂了三次“危急”信号,后桅的观察员也多次报告“南岳中弹”、“南岳大火”,惹得已近五十岁的高龙如同束着手脚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小媳妇被cǎi_huā大盗肆意糟蹋一般,又痛心又激愤又无奈……
高龙原是前清北洋水师“定远”铁甲舰上一名普通炮手,因天资聪颖,谦奋好学,先是被选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891年前清海军大整编后授少尉军衔,后又得以保送海军大学大连官校,与易明轩同为首期学员,以总考第三名的成绩毕业。甲午战争时以中尉军衔任“福龙”号鱼雷艇艇长,在大东沟海战中指挥本艇冒险逼近受伤的日舰“桥立”号,于五十码距离上发动雷击,专为极近距离攻击而调试过的鱼雷三发三中,将作为日本联合舰队中坚“三景舰”之一的“桥立”号瞬间送入海底,立下奇功,得一绰号“五十码爆龙”,从此官途坦荡:先后出任“霜雪”号驱逐舰舰长、镇洋舰队参谋、“雷雨”号巡洋舰舰长,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